俞悅又道:“前面我們說過,整個兩晉十六國就算放在整個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來看都是十分少有的。
而這個時期,由于社會動蕩不安,王朝頻繁更替,不僅底層民眾,連漢朝以來就一直存在的世家門閥也遭受重創(chuàng)。每個人都如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而我們?nèi)A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沒有什么全民的宗教信仰,于是給了佛教廣泛傳播的土壤。
因為佛教告訴人們,世上的一切都是因果輪回,這一世積德行善,往生時就會超脫惡業(yè),福報也會報在下一世;這輩子作惡多端的,死后會在地獄受苦受難。
雖然今天我們知道這世界上根本沒有鬼神,但這一套佛教的理論無疑是給了當(dāng)時的民眾一個精神支柱。不然這連年戰(zhàn)亂,天災(zāi)人禍看不到丁點希望的世界,讓人們怎么活呢。”
南北朝時期,一個抱著孩子正在給菩薩磕頭的母親聽到這里,跌坐在地。
原來世上沒有鬼神嗎,可若是沒有菩薩顯靈,自己餓死以后,自己的孩兒該怎么辦啊!可是她連哭的力氣都沒有,只是抱著孩子,了無生氣地就這么怔怔坐著。
在這破廟一墻之隔的街上,三三兩兩靠坐在一起的人們絕望地想,為什么這天幕要出現(xiàn)呢,既然不能幫他們,為何連這點微渺的希望也不給他們留。
人群中有一青年抱著自己剛剛餓死的小女兒,忽然出聲:
“既然求神拜佛也沒有什么用,那我們還供著他們干什么,反正留在這里是餓死,那些異族人來了也是死,橫豎都是死,不如反了!”
他喊的聲嘶力竭,人群中卻沒有幾聲回應(yīng),若是被那些貴人們聽到這青年的話,自己附和只怕到時候吃不了兜著走。
只是許多人的眼中,不再只有麻木,而是透過些許一閃即逝的,微弱的光。
只能說從秦末陳勝吳廣喊出的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開始。這片土地的人民從來沒有放棄過抗?fàn)帲呐律蠈右曀麄內(nèi)缦N蟻。
這一方正在經(jīng)歷五胡亂華的平行時空,有些事情正在偏離歷史的既定軌跡,朝著另一個方向緩慢前行。
俞悅說到最后還是忍不住落淚。解說員姐姐遞給她一張紙,拍了拍她的背安撫她的情緒。
俞悅有些不好意思,她把設(shè)備架到石窟正中間,示意解說員姐姐繼續(xù),解說員點點頭,為眾人介紹:
“我們今天參觀的是45號石窟,它是從盛唐時期開始修建的,并且經(jīng)歷了地震、戰(zhàn)亂、自然老化等一系列天災(zāi)人禍一路留存到今天,非常的不容易。
45窟的佛龕中用壁畫和彩塑展現(xiàn)了一個佛教的虛空世界。龕頂描繪的是法華經(jīng)中的場景。
釋迦佛正在給大家講解法華經(jīng),這時多寶佛突然從地上冒了出來,還盛情邀請釋迦佛一起來坐寶塔。
在這個場景下面,是用彩塑表現(xiàn)的釋迦佛和他的跟班們,釋迦牟尼一手作無畏印,另一手作觸地印。
兩個佛印的意思是讓其他人不要害怕,他已經(jīng)領(lǐng)悟了宇宙真理,還降服了妖魔鬼怪,接下來就會帶大家一起脫離苦海,飛升成仙。
在釋迦牟尼的兩旁是他的大弟子迦葉和他的表弟阿難。那大家看他們的造型也能看得出來,迦葉是個苦行的老頭,而阿難是個聰明機(jī)靈的小男孩。
在阿難和迦葉旁邊是兩位脅侍菩薩,也是這一部塑像中最精彩的華章。因為在這兩尊塑像上,體現(xiàn)了什么事雌雄同體之美。
菩薩在佛教中都是男性,佛教在傳入中國后,華夏的信眾們?yōu)榱吮憩F(xiàn)菩薩特有的慈悲、善良、拯救眾生的景象,菩薩就不再是五大三粗的男子,而逐漸帶有了女性美麗、溫潤的特質(zhì)。
我們都說菩薩低眉,金剛怒目。那菩薩為什么要低眉,那是因為人間生老病死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