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和政治考量吧。
其實蘇轍,直到46歲最高時,一把手經驗就是縣令。
其他時間一直都是在扮演幕僚,也就是秘書的角色。收入微薄。養家糊口十分地艱辛。
更不存在蘇軾游山玩水都是在靠弟弟支撐的情況可。
為什么蘇轍的仕途起點更低,后來卻一路升為宰相呢?為什么蘇轍能做宰相蘇軾卻不能呢?
不得不說蘇轍雖然敢言,但他的理政能力是非常非常強的。
蘇軾和蘇轍的性格不同,決定了二人的理政思路也迥異,蘇軾喜歡就事論事的處理實際問題,強調潤物細無聲地大愛。
于是他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地解決老百姓們擺在眼前的難處。
而蘇轍沉默寡言,喜歡冷靜思考,往往能高屋建瓴地從復雜的問題中理出頭緒來,進行宏觀規劃,在政策上有著敏銳的真知灼見。
其實從文學作品中也能感受出一二,蘇軾更加感性一些,滿滿的真情流露。
而蘇轍則更加理性,一些文章中充滿了思辨性,兄弟二人可謂各有所長,立意癲不同。”
九州一色的霜:人狠話不多。
俞悅笑了:“對,就是人狠話不多。
1085年,宋神宗駕崩。宋哲宗即位。一向反對變法的太皇太后高太后主政,新黨失勢。
蘇軾和蘇轍兄弟二人也被高太后和司馬光召回了中央,迎來了政治生涯的春天。
實際上蘇軾也曾經官位直逼宰相,只是因為他心里裝的全是老百姓。和朝廷里的人有理說不清。
所以他更愿意去民間處理實際問題。”
始皇大大的狗:頭一次見把頭鐵說的這么清新脫俗的。
明月松間照:感覺蘇東坡也挺可愛的。
九州一色的霜:可不是嗎,面對新黨說舊黨好話,面對舊黨說新黨好話,結果最后兩邊不討好。
草莓奶糖:別光說我弟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啊,俺也一樣。
俞悅:“而蘇轍因為極富思辨性,更適合在中樞部門發揮自己的長處,他被召回中央擔任諫官一職。
在諫官任上短短九個月,蘇轍上疏的奏章就達到74次。
雖然之前也罵過皇帝,懟過王安石,話雖難聽,但句句在理,連王安石自己都承認蘇轍的話確實有道理。
蘇轍擁有非常強的政治能力和政治主見,他說出來的話,一針見血,總是能切中要害。
在他的建議下朝廷成功地化解了和西夏的沖突,蘇轍也被升為了中書舍人。
又過了一年,蘇轍被封為戶部侍郎,也就是財政部副部長,他立刻開始整頓財政支出的審批程序,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當時各個部門花錢不經戶部審批就能使用,而且戶部也不用承擔給錢的責任,甚至于還以發錢作為自己的績效,從不考慮這個錢花的合不合適。
如此這般,那各部門當然是多拿比少拿好,反正對戶部核對自己都好,花錢大手大腳,只顧自己辦事痛快哪管國家還剩多少錢。
蘇轍規定,所有花大錢的部門。如工部的財務,立項的事宜,全部歸護部管,各個部門只負責推進項目進度。
這樣中央就能統一統籌安排,讓花錢的效果最大化,也能及大的遏制貪污腐敗。
這套章法簡直就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雛形啊有沒有。
不得不說蘇轍的理政才能,在那個時代是絕對頂尖的。之后蘇轍不斷地升遷,幾乎把中央每一個關鍵崗位都輪了一遍。
在此期間,他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最后被提拔為了門下省侍郎,是名副其實的副宰相。
所以蘇轍的成功并不是靠的什么韜光養晦,明哲保身,而是那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