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早上剛上班不久,焦化分廠的陳慧書記就來到老書記的辦公室,對老書記說:“王書記,我們要的人怎么樣?”
老書記嚴肅的說:“老陳,我去了解過,你要的那個人表現并不是那么好。但是國家培養一個大學生不容易,給他換一個環境有可能起變化的,我同意你們的想法。”
當時,李子木并不知道焦化分廠為什么非要把申光顏要去,后來他才知道焦化分廠的真實原因。
巴山鋼鐵廠焦化分廠的陳慧書記曾經是鋼鐵廠辦公室的主任,陳慧同志當主任的時候,工程公司書記兼經理弓軍同志當時是鋼鐵廠青年組織書記。按說兩人都在鋼鐵廠機關工作,早不見晚上見,抬頭不見低頭見,兩人的關系應該比較好才對。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兩個人的關系始終不協調,明里暗里會互相嗆著對方。后來,陳慧同志到焦化分廠當了書記,不久,弓軍同志也到工程公司當經理,后來又兼任了書記。
巴山鋼鐵廠里大多數人認為對弓軍同志的職務任命,體現了鋼鐵廠領導班子對弓軍同志的培養,有人甚至說弓軍同志就是下一屆鋼鐵廠的廠長。
當時,焦化分廠的廠長曾東同志也是鋼鐵廠培養的后備干部,整個鋼鐵廠的職工都在看著曾東和弓軍,看看他倆誰才是下一屆鋼鐵廠的廠長。
李子木當秘書的時候,明顯感覺到曾東和弓軍兩人都在飆著勁競爭。焦化分廠的兩個主要領導曾東和陳慧兩人心心相通,工作中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關心照顧,焦化分廠領導班子比較團結,各項工作都走在鋼鐵廠的前列。曾東任鋼鐵廠廠長的呼聲自然而然要比弓軍高。曾東雖然覺得自己的聲望高,但他時刻也沒有放松自己,在干好自己工作時,也在關注著弓軍的工作。
申光顏大學畢業來到巴山鋼鐵廠后,曾東很想廠里把大學生分到他那里去,結果卻被弓軍搶去了。為此,曾東郁悶了很長一段時間。當他得知大學生申光顏在工程公司沒有得到重用后,就與陳慧書記商量,要把大學生申光顏挖過來加以培養,使申光顏成為鋼鐵廠的棟梁之材。那時,在競爭的道路上自己又多了一分。
曾東和陳慧兩人出于這樣的目的就想把申光顏挖過去,開始兩人擔心弓軍不會放人,哪想到老書記的話還沒有說完,弓軍立即說:“堅決支持廠里的決定!”
就這樣,申光顏很順利的從工程公司到了焦化分廠。
申光顏來到焦化分廠,不但受到曾東和陳慧兩個主要領導的熱情接待,而且還把申光顏安排為焦化分廠生技科的科長,把原來的老科長降為副科長。
申光顏有了施展本事的平臺后,在生技科老科長的扶持幫助下,工作的確做的不錯。雖然大部分工作都是老科長做的,但曾東和陳慧兩人在向鋼鐵廠匯報時,把所有的工作成績全記在申光顏的頭上。
陳慧書記更是多次向鋼鐵廠匯報,說申光顏同志是如何的優秀,是如何的能干。陳慧書記多次向鋼鐵廠領導機關提供了申光顏不少的好材料。
鋼鐵廠青年工作書記陳同光同志認為申光顏同志工作不錯,就將他樹立為鋼鐵廠的青年標兵。申光顏一下成了巴山鋼鐵廠的先進典型。
鋼鐵廠老書記為了向上級推薦申光顏,就對秘書李子木說:“子木,你好好的把焦化分廠送的材料好好的組織一下,寫出一份有分量的文章向省公司推薦,爭取獲得省公司的認可。”
李子木將焦化分廠報送來的關于申光顏的材料詳細看了后,利用一天的時間寫出七八千字的先進材料上報省公司,省公司看了材料后將申光顏樹立為省公司的青年標兵,勞動模范,后來又推薦到更高一級機構,成為全省的青年標兵。申光顏出名了。
曾東同志本來工作就不錯,在培養申光顏的工作中又出了力,他也獲得省冶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