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檔事拴著,初寒妞沒空再做她的蹦爆米花,她的爺爺奶奶也住到尖嘴屯,但她把她的爆米花機也給弄到屯里,有游客想吃爆米花,她就給爆幾鍋,帶干不干也能有所收益。
經與她聯系的游客,一周也有三波,散客和多人客一歸攏就是一個十人團或二十人團,吃飯征用幾家住家,后廚上灶就有三人,打下手的還有五人,隊伍相當龐大,但按勞分配,各取所得,任勞任怨。
一般情況,游客在鄉下游玩后總要買袋爆米花或蹦的黃豆,理由是苞米和黃豆都是有機的,吃著味道就是不一樣,有營養且安全,這種誘惑有誰能無動于衷呢?
在鄉下打造的就是返璞歸真,吃的喝的都是最原始的,任何科技狠活都沒有,有的是無害和營養,特別是那頓在別處吃不到的農家樂,豐盛而不貴,僅僅因為它的地道,有人專程跑過來就為了吃頓飯。
能夠讓初寒妞茅塞頓開的是鄉野飲食文化,農家院里的園子菜也是游客青睞的奢求,走時說啥也要帶回去一點,多了沒有,只能分而食之,限量售賣。
”等尖嘴屯鄉游成為既定野游打卡地后,我還得抽出身來回后山村,”初寒妞暗自思忖,”那才是我的家,在那里還有我家的老宅,有地有院,肥水更該流自家田啊!”
”下個月我要回后山村,”初寒妞跟姜三爺說,”我打算把我家的村子也帶起來,那里有我創業的先天條件,我也得把我家的地好好利用起來,扣個簡易大棚,種點有機蔬菜,我覺得這個方向很有潛力,我要下點功夫,是該回去的時候啦!
初寒妞行動力很強,準備劃出一畝地干大棚種植,說干就干。她聯系了建筑公司,約廠家過來商議價格,初步商定先蓋個簡易的,可以少花錢還能達到大棚種植的效果。
廠家材料送達后,幾個工人著手搭建大棚。經過幾天的努力,大棚終于建成了。
有了大棚,初寒妞開始精心規劃種植哪些有機蔬菜。她去看了各家村民的宅院,了解大伙都種了什么菜可以作為借鑒,因為錯過有些蔬菜的種植季節,只能選擇生長期短,成熟期快的蔬菜,初爺爺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在種菜方面也算得上個土專家,最終確定了幾種市場需求大、適合當地氣候的蔬菜品種。
一切準備就緒,初寒妞和爺爺一起播種、澆水、施肥,像呵護孩子一樣照顧著這些蔬菜。
借我一縷陽光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