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之筆,保住我密云鎮不受戰火之苦!此乃驚天之大捷!”
原本歷史上兩天后被殘忍砍腿拔舌受盡折磨的吳阿衡,此刻老臉舒展,笑成了一朵迎著艷陽綻放的葵花迎風搖曳。
“吳大人!恰逢下官的民團正在此處訓練演習伏擊戰術,無知的韃子瞎眼昏腦一頭扎進來,下官順勢將演習變成實戰。然而戰火尚未平息!韃子隨時可能會再次偷關,下官留下民團一萬八千人協助官軍守衛密云各段長城,其余人另有要事得離開宻云?!?
剛打了大勝仗,見到吳阿衡來到,郭少靖臉上卻并無半點喜色,一本正經認真說道。
“這么急嗎?郭老弟要去何處?”
“督師!這次雖然滅了幾萬韃虜,但鑲紅旗損失不到兩千人,其余多是輔兵與蒙古人。所以韃子完全有能力再次反撲,燕山千里長城都在韃虜攻擊范圍之內,尤其是直通大漠的喜峰口?!?
什么!吳阿衡臉色大變,“莫非建奴兵臨錦州城下乃是疑兵,真正目的是偷襲長城,恰如當年的己巳之變與兩年前獨石口一般入侵大明。糟了!長城邊關精銳都已趕去遼西,留下來的都是輔兵之類?!?
頓時,吳總督心情大糟,急令人去通知薊州遵化遷西遷安長城守軍加強警戒,特別要注意喜峰口的防守。同時再修書一封令人急送京師。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后面更精彩!
回頭再問:“不知郭老弟要去何處?”
“高陽縣!”
看著老吳急速寫著命令,郭少靖不屑地撇撇嘴,就明軍輔兵那般戰斗素質,調最多上去,不過是送人頭,反被清軍俘虜當作奴隸與炮灰使用。
多爾袞的左翼軍此時已抵達喜峰口外數十里,忽然接到杜度飛騎傳信,驚如雷擊一時亂了方寸,令大軍原地宿營,等待右翼軍前來會合,再令探子去喜峰口與青山關龍井關等關口內偵探,看看是否有伏擊的壕溝之類。
“大捷!大捷!墻子嶺大捷!殲滅韃子三萬余人!”
“繳獲韃狗鑲紅旗甲喇旗幟一面,牛錄旗三面,”
“韃子損兵折將,狼狽逃出墻子嶺!”
…………
吳國俊幾人舉著旗幟在京城大道上瘋狂叫喊!
“大捷!大捷!大捷!砍殺韃子三萬人!嗷!嗷!嗷!……!”
一大群老老少少愛湊熱鬧的老百姓,在后面追逐,跟著吳國俊等人興奮地大聲叫喊!大聲吆喝!
有了兩年前那三場大捷宣傳,老百姓也開始相信明軍又能打勝仗了。
“又有大捷!這次換成墻子嶺!可墻子嶺根本沒有大軍駐守,就那些叫花子般守軍也能殺敵幾萬?而且聽說精銳都去了寧遠?!?
“一戰殲滅韃子三萬人?真的假的?二十年來都未曾有一戰殲敵幾萬人了!前年清水明月關外那一戰已經是驚天大捷!也只砍殺一萬多人!”
“真的!是真的!那馬脖上掛著幾十顆真奴首級呢!還有好幾面建奴的旗幟。”
“謝天謝地!三萬韃子要是闖進來,不知要禍害多少人!”
…………
京城里的民眾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