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雪亮雙目一掃全殿,
“聽到了吧!全國一年僅有三百萬兩銀錢,離千萬還遠著呢!而國庫中僅剩十二萬兩,戰后救濟重修城池要花多少錢?諸位想過沒有?”
一名官員站出來高聲奏道:“圣上!戶部中存銀應該是一百二十萬兩,而非十二萬兩,倪大人在說謊,兩年前戶部提舉郭少靖運進戶部一百二十萬白銀,當日在承天門外幾千人親眼所見,請問倪大人,該筆銀錢莫非被你貪墨了?”
“你放臭屁!”
老倪氣急敗壞地跳出來,指著這名官員鼻子罵道,
“那是郭提舉的私人銀兩,老夫豈能隨意處置!”
內閣重臣張四知出列,“據臣所知,此一百二十萬銀兩乃為劉良佐、左良玉、劉澤清三將遷兵開拔所設,而今三將死的死降的降,已不配領取此遷兵費。
故此!
此銀已經可由戶部支配,可以先送出去穩住奴酋,好生照看儒學泰斗孔子后代衍生公等人,之后再向全國百姓征收人頭銀,大明億萬百姓,送出去幾十萬,不過是一個小數,至于銀兩,每人一錢便可收上千萬銀兩。”
張四知一頂孔氏衍生公大帽子壓下來,讓人沒法反駁,都是學儒之人,總不能說出不救孔子后代的話。
老倪戟指這老匹夫,胡須抖動氣得說不出話。
高臺上崇禎沉著臉走到臺邊,奪過王承恩手中響鞭用力一摔,高聲斥道:
“糊涂!三將不配領那一百二十萬白銀,此銀依然屬于聯的侄子郭提舉,朕已決定要送去山東,重修濟南這座壯烈之城,更要為滿城忠烈建造忠烈祠!豈能送與丑奴!
再說百姓,太祖皇帝起事為了什么!就是為了讓咱漢人百姓不再作下等人,免受韃虜欺辱。前線盧督師孫督師秦侯爵寧愿不要戰功,用那三百多個韃子俘虜換回了百萬難民百姓。
漢人百姓再多,每一個都是朕的子民。你們要朕白白又轉送給韃虜?想讓朕遭萬民唾棄!劉首輔!張閣臣!你等學的圣賢書是這般教你的?還是想讓朕冠上個遺臭萬年的昏君稱號?”
眾官一時面面相覷啞口無言,心中雖然蔑視皇帝,可明面上誰敢來背這個罪名!
“陛下!老臣無能!不能為圣上分憂解難!望乞還骸骨!”
劉宇亮雙膝跪倒五體投地大聲疾呼!
嗯!這是要玩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把戲。
“準!你回老家去吧!”
崇禎長袖一拂,仿佛在趕一只蒼蠅。
劉宇亮愕然抬頭,皇帝如此干脆答應自己辭官,竟似早早等著一般。
但此時勢成騎虎,
“老臣謝恩!”
老劉不得不爬起身,留戀地朝四周環視一圈轉頭出殿。
什么?當代大儒當朝首輔辭官,皇帝竟絲毫不挽留,這與官場中三辭三留的套路不符啊!咱們這些飽讀詩書的儒門之士豈能讓皇帝這般看不起!
薛國觀朝后方那六十多人一使眼色,眾官心領神會一齊跪下,“陛下!劉首輔當代大儒,大明之柱石,若是就這般辭官回鄉,恐天下士子心中生寒那!望陛下收回成命!”
這幫書呆子竟敢如此威脅朕!崇禎眼中不禁閃出一點寒光。
“哼!當代大儒!天下士子!汝等以為自己會做些八股腐文很了不起?大明的天下依仗你們士子治理了兩百多年,為何一朝不如一朝?當年魏閹在時,國庫中尚能積攢下千萬兩銀子,而如今,只有可憐的十二萬兩,還是戶部自己賣鹽所得。
朕聽信爾等之言,滅了魏閹。本以為爾等飽學之士怎么也比一個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的閹人強,如今事實擺在眼前,爾等一大群自詡才高八斗,能經天緯地之大儒都比不過一個不識字的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