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陶小利和劉雙全在辦公室,對下屬打電話咨詢的事情,相互長吁短嘆時。 在市委書記楚昊宇的辦公室,楚昊宇正在與副書記姚景商量抽調審計人員,審計財政支出的人手配備問題。 “書記,您看是從全市審計系統抽調精干人手,還是抽調各郊區縣財政局的業務骨干,來完成這次清查財政支出的任務?” 坐在楚昊宇辦公桌對面的姚景,他手中拿著筆準備在記事本上記下,書記楚昊宇對他剛才問話上的答復。 楚昊宇思考了一下,他覺得光從一個系統中抽調人員,這很容易對清查工作造成漏洞,而且也會因為抽調的人員過多,以致造成這個系統的日常工作不流暢。 那么如果同時從姚景剛才建議的兩個部門抽調,這既避免了審計人員相對過熟而造成漏洞的毛病,同時也不影響這兩個系統的正常工作。 楚昊宇綜合考慮了之后,他對姚景說道:“姚景同志,我覺得我們應該同時從審計系統和各財政局抽調業務骨干,而且在抽調人員集中后,必須將他們跨區跨部門地打散重新分配組合,這樣就能確保我們清查財政支出的嚴格性和嚴肅性。” “另外,除了在紀律上必須要嚴格,我們還必須在每組清查小組中,配備一名紀監人員來進行監督震懾,從而防范在清查工作中,那些意圖搞小動作來蒙混過關的單位和個人”。 姚景聽到書記楚昊宇說到這里,他隨即停下手中的記錄,然后面帶狐疑地問書記楚昊宇,“書記,每組配備一名紀監人員,這對侯兵同志他們的壓力還是很大,要知道他們現在的任務不僅要監督巡查吃喝的問題,而且接下來他們還要準備,有主動向組織上交代問題的那些人的處理工作?” “所以,如果我們再從侯兵同志那里抽調力量,我估計他們的人員配備跟不上來的,您看······?”。 楚昊宇在聽了姚景的擔憂后,他笑著擺手對姚景說道:“姚景同志,你所擔心的事情,這個我已經作了提前考慮,實話跟你說吧!,我在省里的時候,就已經跟省紀委苗川書記打好了招呼,苗川書記的態度是堅決支持我們這次清查工作的,而且他也明確表態,只要是缺人手,他可以派一部分省紀監工作人員來配合我們的清查工作,所以對各清查小組配備紀監人員,我根本沒打算抽調侯兵同志他們這有限的力量”。 “是嗎?,書記,那太好了!,有了苗川書記下派的力量支持,那我對這次清查工作就更有信心去完成了。” 姚景此時不僅面露喜色,而且他對完成清查工作的信心也大增,而與此同時,他對書記楚昊宇在工作上前瞻性的通盤考慮,也是在心里為之贊嘆和欽佩不已。 實事求是的講,姚景也自認為他的能力和思維,還算在安平的干部隊伍中是出類拔萃,但是他現在感覺與書記這一比,似乎還差了不少距離,然而姚景此時并沒有灰心喪氣,相反他還暗暗慶幸能與書記楚昊宇在一起工作,而且他感覺這既能激發他積極進取的斗氣,同時他也能從書記楚昊宇身上吸取一些獨特的工作方法和經驗。 姚景隨即又接著請示楚昊宇,“書記,那這個抽調人員的時間,您看安排在什么時候開始,是從明天開始呢?,還是再緩上幾天?”。 楚昊宇展了展眉頭,他回應姚景說道:“姚景同志,從這次工作任務的目的性上來講,這次參與清查工作的同志,不僅在業務上要熟練,而且在遵守原則的這一塊,也要素質過硬。” “所以基于這種考慮,我認為你現在可以以市委的名義,將抽調人員的指示通知到市郊區縣的相關部門,然后讓他們將各自單位被抽調的人員名單上報到你這里,同時人員集中的時間,我建議安排在五天后就行,而這個時間也正好讓苗川書記作好人員下派的準備”。 姚景點了點頭,他在記錄本上記下了書記楚昊宇的工作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