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三郎父子沒正經(jīng)看過戲,也不知道《夢卿》,他們只提取關(guān)鍵詞:慶朝、末帝、寵妃。
俞三郎本身性格比較開朗,做人靈活,跟許多老人家處得很好,聽老人家說過很多舊時典故,也是跟這些老者的接觸中,俞三郎逐漸的開闊了見識。
雖然道聽途說,雖然耳聽為虛,出行艱難的時代,知道的信息比別人多,就是極大的優(yōu)勢。
且不說旁的,只此時三個少年公子的表現(xiàn),就讓俞家父子知道,他們找對了那個點。
“明兒就讓小松帶你們?nèi)ノ宕睫D(zhuǎn)轉(zhuǎn),那邊有處山谷,谷中有熱泉,山上還有幾處狐貍窩,不過此時不是打狐貍的好時候,等秋里你們再來,還有山中有猛獸,定要注意安全。”俞三郎知道他們起了興趣,便順?biāo)栖嚒?
“好,三叔您忙您的,我們閑來無事,且要在五哥這邊玩好一段時間呢,到時候少不了麻煩小松和您,說不上等三叔家蓋完房,我等還要來討杯喜酒。”譚蒙驁帶著弟弟們感激的對著俞三郎舉起酒杯。
一晚賓主盡歡。
第二天一大早,俞松帶著譚家三兄弟從南山坡去了五袋山,夜間他們要留宿山間,來個野營。
俞三郎自去忙著蓋他家的房子,但他改了主意,在前院大門又加蓋了兩間門房,以備待客使用。
俞紅豆早起吃過飯,帶著半滾半跑的旺旺在院子轉(zhuǎn)了幾圈,然后準(zhǔn)備去爺爺?shù)乃幏可险n。
“紅豆,今兒咱們上山。”俞老爺子拎著慣常用的背簍,里面是一些挖藥草的工具。
他看出來了,這小孫女身子好了,家里也關(guān)不住了,莫不如帶著在周邊轉(zhuǎn)轉(zhuǎn),挖點常見藥草回來。
“好!”這簡直瞌睡送枕頭,無聊的俞紅豆立刻應(yīng)聲。
回到屋里拿了她的小背簍,胯上裝著彈弓的草編背簍,她爹的挖掘工具,還有兩塊點心,一包燒烤料,一陶罐的水。
“爺爺,咱們往哪邊走啊?”爺孫倆出了門,俞紅豆才想起來問這個。
“去東山,分給你家的半片山在那邊,咱們順便過去看看。”俞老爺子早就想好了。
“哦,爺爺,咱家山上都種啥啊?”俞紅豆有點好奇,現(xiàn)在好像耕地是耕地,山林是山林,不讓隨便開山種田。
“種了幾顆樹,本想留著給子孫做房打家具用,現(xiàn)在時間還短,用不上。”俞老爺子嘆了口氣。
他當(dāng)初想的特別好,總覺得家人在一起能長長久久,他要努力多活幾年,熬到五世同堂,他這輩子就不白活了,山上的樹和藥草,就是他留給后世子孫的最后財富。
沒錯,這些年,老爺子偷摸的在自家的半片山上沒少移植和栽培一些藥草,一來用的時候近便,二來也是為了子孫計。
俞紅豆不知道她爺心思復(fù)雜,只想著,既然是有山有樹,那是不是可以挪一些家常用得上的藥草,往后用的時候也方便。
俞家這半片山在村的東南方向,是一片斜著的山坡,翻過山坡另一側(cè)是南邊,山下隔了山谷對面就是東山。
山坡上間隔種了些樟樹、榆樹,還有幾顆棗樹,都是能做房梁做家具的好料子。
樹木之間,空隙地段,老爺子種了三七、當(dāng)歸、黃芪以及何首烏。
為啥俞紅豆不問都知道呢,因為地上明晃晃的綠色光柱已經(jīng)無形的給她掛牌展示出來了。
“爺,萬一有人來咱家山上挖藥草怎么辦?”樹有數(shù),藥草可沒有,要是誰認(rèn)識了偷偷挖走,抓都沒地兒抓去。
“這跟地都是私產(chǎn),小偷不計,大偷可以報官,抓住一律徒刑三年到十年。”俞老爺子給孫女普及律法知識。
“通常來說,一個村子住著,都不會碰觸這條底線,一來,怕對方以牙還牙,二來偷竊同村同族,會被孤立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