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二過來的時候,他爹正把大點的草魚往木桶里撿。
“爹,這魚在木盆里放的好好的,你撿到桶里干嘛?”
“你想天天吃魚嗎?”
“不想,雖然我娘廚藝好,可這魚的味道那么重,偶爾吃個兩三頓就可以了。本來我閨女就不待見我,這身上要是再來個魚腥味,挨都不讓我挨了。”
想到閨女不讓自己挨著,唐老二就一臉的后怕。
“那不就得了,這雨下的不大,咱們進(jìn)城把魚賣掉也能多些銀錢。”唐老爹看他一天到晚,張口閉口都是閨女的,簡直沒眼看。
“這么多,能賣的完嗎?”
這魚雖然便宜,可因為魚腥味重,吃的人很少。最多也就是饞肉的人家買個一條兩條。
唐老爹瞪了他一眼。“這都還沒去,你就操心那么多。要不,別去了,咱們自己吃。”
“別呀!我不說了還不行嘛。”
等兩人撈完魚抬上板車,和家里人打了聲招呼就出發(fā)了。
龍溪縣和青陽鎮(zhèn)在唐家村的一左一右兩個方向。
從唐家村到龍溪縣走路需要一個時辰,要是去青陽鎮(zhèn)的話就要一個半時辰,因此,唐家村的村民都是去縣城。
一個時辰后。
唐家父子把板車推到菜市上,剛把裝魚的木桶抬下來放好,就有人過來詢問。
“你們這魚怎么賣的?”
“不貴,十五文一條。”父子兩在來的路上就商量好了價錢。
“這還不貴,買一斤帶肥的豬肉也才十三個銅板。”
“大娘,你看看這魚,每條至少都有三斤重。你花十五文錢買的豬肉只有一斤多點,在我這里,十五文最少可以買三斤,這多出一斤,你不就能多吃幾口嗎?”唐老二拿起一條魚給買菜的大娘看。
買菜的大娘聽了這話一琢磨,還真是。
“你這桶里的魚都是賣十五文嗎?”大娘往木桶里瞧了瞧。
“都是十五文一條,先買你就可以挑大點的拿,要不要來一條?”
“那行,我就要你手上這一條。”
“好嘞,大娘你等會,我?guī)湍惆阳~穿起來。”嘴上說話,手上麻溜的用稻草搓成的細(xì)繩穿起來。
“大娘,你的魚。”唐老二接過銅板,把手中穿好的魚遞了過去。
在唐老二凱凱而談的時候,板車旁就已經(jīng)圍了幾個看熱鬧的,見那么大條魚真的只要十五文,先買的還可以挑選,也都上前挑選了起來。
“小伙子,我要這兩條,你幫我穿起來。”
“好的,兩條三十文錢。”
“幫我穿這條,這條大一些。”
“哎!這是我看上的,你另外選一條。”
“這是十五文錢,小伙子你收好。”
“好的,大娘你慢走啊!”
許是這邊過于熱鬧,圍著的人也越來越多。后面來的人,聽到一條魚十五文錢,再看那魚都有三四斤了,也都左扭右扭的往前擠去。
“小伙子,給我留一條。”
“還有我,我要兩條。”
“不要急,魚還有。”唐老二眉開眼笑的和老爹兩人接銅板,撈魚,忙的不亦樂乎。
“有啥有,這都只有六條了。”
“就是,小伙子不實誠。”
唐老二:我咋不實誠了?這六條難不成不是魚?
很快,連那最后的六條魚都被人買走了。
剛剛喊話的人看著桶里只有些許的水,連條魚仔都沒有的時候,大眼睛瞪向唐老二。
“你不是說還有嗎?魚呢?”
“我都喊了好幾次幫我留一條,現(xiàn)在連個魚尾巴都看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