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連生陪著唐盡孝重新上好藥,又把他和蘇鈺安撫著睡著后,就悄聲離開帶上屋門,來到了隔壁堂屋。
唐連生在喝完遞來的一碗姜茶后,便感激的詢問道:“還不知道賢弟的名字,可當真是來自龍溪縣的唐家村?”
雖然這些人救了盡孝和阿鈺,可該問的還是得問清楚。
唐老二點頭,如實說道:“唐秋生,家住龍溪縣唐家村村尾。”
唐連生一聽這話,瞬間驚喜的說道:“你是大富叔家的唐老二!”
“連生哥知道我?”唐老二疑惑的看向他。
他與唐連生相差七歲,那時因為家里窮,他每天為了口吃的,從早到晚都是在山里竄。
村里比他大幾歲或同齡的人,他最熟悉的也就只有親近的幾家。
而唐連生這個族中老人口中的秀才,因為常年在書院讀書,很少回家,所以他也沒碰到過幾次,兩人之間也就沒有什么交集。
唐連生笑著說道:“自然知道。”
接著,他陷入了回憶之中,緩緩地說:“在我十歲那年,還是大富叔把我從山溝里救出來,送去了醫館。那時若不是大富叔從那經過,聽到了我的求救聲,我當時就算不在雪地凍死,也要給山中野獸當口糧了。”
這救命之恩,他又怎么可能會忘記。
更何況,唐秋生如今又救了盡孝和阿鈺。
唐老二聽后有些疑惑。“這事我倒是沒聽他提起過。”
唐連生笑著解釋道:“別說提了,大富叔自己都給忘記了。”
“當時從醫館回村后,我爹就帶著我提著東西找上了你爹,當時他聽到我們的來意,先是一愣,想起救我的事后,就忙說那只是一件小事。
只是幫著送送去了醫館,又沒花銀子,那用得著感謝。
他當時不僅把我們留下的銀錢和雞,又給送回了我家去,甚至連個雞蛋都沒收……”
唐連生想起當時唐大富的態度,都不禁覺得好笑。
一般來說,別人救人之后就算不上門討要好處,也不會拒絕別人的謝禮,但唐大富卻恰恰相反,他對這些報酬避之不及,甚至連一根雞毛都不愿意收下。
“哈哈,我爹就是這樣的人。”唐老二也跟著笑了起來。
他們家當時雖然窮,吃了上頓沒下頓,但他爹卻常常告誡他們,偷雞摸狗、占人小便宜之類的事情絕對不能做。
一旦開了頭,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樣的錯誤,最終養成不良習慣。
即使是最親近的人給予的幫助,也要銘記恩情,等待有能力時再予以回報……
兩人聊了一些家常之后,唐老二便向唐連生問起了,他當年進京趕考失蹤,又被柳家所害的事情。
唐連生在確認唐老二來自唐家村,并且是大富叔家的老二后,也不再對他有所隱瞞,將當年發生的事情一一告知。
原來,唐連生在十三歲那年進京趕考,是與同院的兩名學子一同前行。
然而,當他們到達青花縣時,卻出現了矛盾。
那兩人看到他拒絕了青花縣令的邀請,指責他不識好歹,認為這樣會惹怒縣令,為了避免受到牽連,他們便與唐連生分道了揚鑣。
而在他們分開的當天夜里,唐連生的屋子遭了賊,不僅挨了頓毒打,連包袱中僅剩的四兩多銀子也沒了,緊接著又被趕出客棧,驅出了城。
手無縛雞之力,且身無分文的他,只得就著月色朝著京城趕路,卻在一處山腳遇到了攔路的山匪,隨后他在逃跑中‘湊巧’的被在官道旁歇腳的柳家所救。
對于他們一家所說的去他們家暫住,唐連生想都沒想的拒絕了。
畢竟自己剛剛經歷過被驅逐,被打劫,再加上“無事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