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王寅的聊天雖然讓自己不太愉快,但是王燁還是明白了。
自己用人的標準,似乎是太《水滸》了些,王定六的本事肯定比不上徐方,可是如果王定六來投山,自己就很可能另眼相待。
這個提醒很到位,也很及時,自己有限的文學和歷史知識,很容易犯大錯誤的。
比如劉赟這種,細細的了解過此戰表現,武藝,平日為人,那一隊人的評價等等。
就能發現,這真的是能做指揮使甚至更高的,應該還能做的很好。
如果不是這一戰,人家拼命,那不就白瞎了,估計高麗之戰打完了,也未必能做到隊將,更未必能進入到自己的視野。
當然,就是反思調整,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大戰在即,大的人事調整不是鬧呢?
左軍第三團的擴編則是很早就有準備的,所以才能做。
等拿下這十三個營寨之后左軍就調整吧,畢竟本身也是要做休整和人員補充的。
九月二十五,五號營寨一千六百人下山請降。
九月二十六,七號、十一號五千余人請降。
九月二十七,左軍第二團進攻八號營寨,縱火燒山,他們沒有六號山的運氣,也沒有六號山準備充分,是日有風,大火燒山,兩千高麗守軍,盡數付之一炬。
九月二十八,一號、三號、九號營寨合計七千六百高麗守兵請降。
九月二十九,左軍一團強攻二號營寨,投石車,床弩,炸藥包,烏龜陣,一日破寨,斬首八百有六!
··· ···
十月初一的時候,車嶺山脈平定。
同樣是在十月初一這一日,徐寧領前軍第二團攻破天安府。
畢竟這地方也不是高麗防御重點,只有兩千守軍,被前軍第二團一鼓而下。
梁山大軍越過車嶺山脈,戰爭正式進入到第二階段。
而從這一階段伊始,王燁就開始了自己的斥候生涯。
王燁所領金麟、董澄所部燕云騎從車嶺山脈往北而去,這地方就是平原丘陵區域,也就是后世平澤平原,漢江平原,偶有丘陵,但是并不險峻,正是輕騎兵發揮的時候。
王燁實際上也不想來,倒是不覺得自己會死于非命啥的,而是自己終歸大小是個都督,這般老是沖鋒陷陣的,也不太合適。
如今激勵士氣的作用,是遠遠的小于各部提心吊膽的副作用的。
但是王燁的作用又不可替代,梁山最能打,騎術最好,箭術最好。這種人不去進行斥候戰,那真的是白瞎了這一身技能點。
而且王燁的個人作用也無人可比,沒有王燁的燕云騎斥候戰可能能被規模稍大的,以都為單位的騎兵壓制,但是有了王燁,他能帶著三五十狼騎沖擊三百騎的軍陣。
而如果說誰能替代王燁,作為這種區域局部戰爭的統治者,壓制對方斥候乃至決定小規模戰斗勝負,那么史文恭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騎術、武藝、箭術都大略合適···
然后他陪著許貫忠去東北了。
所以王燁選擇自己來,開著全圖掛,然后在車嶺山脈北面的高麗關內,縱橫馳騁。
最遠的的時候,到達楊州城外,也就是后世首爾區域,離高麗開城也不過六七十里。
王燁跑的勤,燕云騎活動范圍廣,自然高麗守軍的斥候所探聽的消息就有限。
按照王燁的理解,這就是視野壓制,發揮自身燕云騎開掛優勢,以及天上一群鷹隼帶來的視野優勢,壓制敵方視野。
這就是對整個傳統斥候行業的打擊,正常斥候實際接觸戰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遠遠的根據行軍痕跡就可以判斷軍隊情況,比如那種數灶確定人數的,增兵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