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為什么幫他呀?”從董平他們一家臨時居住的窩棚中回來,王石頭忍不住問道。
如今還喊王燁少爺的,也就只有傻乎乎的王石頭了。
王石頭實際上又是個話很少的人,只是作為一直跟在王燁身邊的人,王石頭不太理解為什么王燁會選擇幫董平一把。
因為作為陪伴王燁時間最長的人,王石頭是知道王燁對董平是非常嫌棄的。
“就是看他可憐,幫一下,沒什么其他的意思。”王燁道。
王燁有些走神,順手幫董平一下,不算什么大事。
讓王燁走神的是,自己是不是因為《水滸傳》而影響了自己對人的判斷?
作為一個穿越者,最大的優勢當然是讀過劇本,不僅知道未來的大體走向,而且還可以通過書來認識、了解一些人。
不然的話,人心隔肚皮,哪來王燁那么的···知人善任。
要知道整個梁山治下有大約兩百萬人,這其中沒有很優秀的人才嗎?
自然是有的,只是很多時候發現人才的成本比人才本身更高。
這也是為什么后世學歷比較重要的原因,通過學歷相當于已經通過一種非常簡單的硬性標準,給用人方篩出來一部分人才。
現在的梁山也是,通過《水滸傳》來了解人,或者通過歷史記載來了解人才,對王燁來說自然是最簡單、最快捷也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
不然每個人再經過各種考驗、考察、什么以酒觀人,以錢試人什么的?
或許也成,但若是那般做事,絕對沒有如今梁山這般快速發展的局面。
而如今,王燁在反思的便是這個,原本通過書來識人用人,終歸是有些不合適了。
人可是會變的呀~
人是有認知繭房的,不僅是接受到的信息,也有自身的學識問題。
一個人所知所學越少,對一個問題的看法就越頑固,越難以改變。
同樣的對王燁也適用,一個從后世信息爆炸社會來的,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的見識廣,然后就進入到了另外一個誤區~
自傲~
就像王燁曾經被哲學老師教過,這世上有兩件事不能做,比較傻,一個是勸進來傳銷的人出來,另外一件是辯論,用你認為對的事情,去說服別人相信你是對的~
王燁曾經對此深信不疑,這是哲學教授身份帶來的一種認知障礙,人總是會迷信身份地位更高的人的觀點。
這兩件事其實是說的同一件事情,就是一個人的三觀是相對固定的,一個人認知這個世界的方式或者說底層的行為邏輯,是很早的時候就定下來的。
這實際是個很嚴重的事情,尤其對王燁這種做一方霸主的,這種認知會嚴重影響王燁的用人。
比如眼前的董平,就讓王燁有些迷糊,要知道不僅僅是《水滸傳》,實際上在收集東平府信息的時候,王燁是對董平做過分析的。
如果用相對時髦的話說,就是性格側寫。
董平很驕傲,自然也有理由驕傲,他長得好看,武藝出眾,年紀輕輕就做到兵馬都監,為什么不驕傲?
這個驕傲是全方位的,讓他對朝廷派過來的知州都不服氣,而且慢上不說,還傲下,至于其他的魯莽暴躁,大概算是驕傲的衍生體現~
所以從這個邏輯推算,他干出來那種殺人父奪人女的事情是很正常的。
畢竟這個人的是非觀并不是很強,并且有些自我中心~
而如今王燁見到的就是一個勉強合格的兒子~
呃~
姑爺。
但是無論是做父親還是做丈夫,董平都算是比較合格的。
見到董平的舐犢情深,這才是王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