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先打金國最好。”蕭嘉穗道。
七月十六,夕陽映照,開城原皇宮御花園涼亭內,王燁、許貫忠、蕭嘉穗、聞煥章、宗澤、趙鼎六人在坐。
除了路遠的李助,梁山三大軍師再加上一個“宰相”,一個“副相”,連在京東東路忙碌不休的聞煥章都來了,這會議級別自然是極高的。
某種意義上來講,今天的會議會決定梁山的未來。
比如蕭嘉穗提出的這一個話題,就很奔放。
梁山走到今天,全憑王燁自己的努力,嗯~
以及開掛。
反正是沒有什么盟友的,包括金國也是,臨時的盟友,如今早就形同虛設。
既然滿世界都是敵人,那最重要就是選一個打。
而蕭嘉穗的理由就是,既然是挑一個,那就先打最強的那個,邏輯也是通順。
“金國名義上還是盟友,不宣而戰,少了些名義。”宗澤道。
宗澤是迂腐的人嗎?
自然不是。
實際上作為文人之中最懂領兵的,宗澤明白兵不厭詐的道理。
只是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師出有名的好,對內部外的都好交代。
“那咱們便派個使節通知一下?”許貫忠笑道。
看樣子,許貫忠也是支持蕭嘉穗的先打金國的方略的。
“那也可以,只是金景若勞苦功高的,可是不合適再折騰了。”趙鼎道,這個使節很危險。
“打遼國也行吧。”聞煥章提出了不同意見。
不提不行,不提這群人就真奔著跟金國干仗去了。
聞煥章對軍事也很懂的好不嘞,人家名號賽蕭何是自己起的,不是真的只能管后勤的。
“金國如今兵鋒正盛,倒不是怕了他什么的,關鍵是打完金國之后,是不是還有余力滅遼乃至滅宋。”聞煥章補充道。
道理就是這么個道理。
金國跟遼國打仗又不是小打小鬧的,那是真正的生死之戰。
如果是持續戰爭中,傷亡比例懸殊的特殊情況下,仗打的越多,人是可能會越打越強的,具體可參照梁山的崛起之路。
金國也是如此,自立國起,同樣是百戰百勝,越打越強。
繳獲、俘虜、戰爭經驗。
如今的金國騎兵,基本處于騎兵的巔峰戰斗狀態。
但是梁山就不一樣了,燕云騎是開掛,但是畢竟只是開掛。
實際上剛傳承結束的燕云騎,在沒有經歷過戰爭洗禮的情況下,只能對比一般精銳騎兵,是算不上頂尖的。
對燕云騎跟金國騎兵的碰撞,聞煥章心中沒底。
當然,沒底的不止聞煥章,便是看上去最自信的許貫忠,也不敢說穩贏。
真要是能平推,還商量個屁的嘞,直接A上去了。
“騎兵作戰不同于一般攻城戰,之前杜老大領著董平部和耶律馬五部燕云騎,跟金國騎兵有過沖突,有詳細戰斗復盤,對梁山來說,金國騎兵卻是當世勁敵。”蕭嘉穗道。
說是唯一的對手也可以。
“金國現在有多少騎兵?”宗澤突然問道。
“如今金國是十六個萬戶編制,其中一個萬戶,有精銳騎兵四千,另有簽軍四千到六千之間,或騎或步,各萬戶不等。”許貫忠介紹道。
“這精銳騎兵戰力如何?”宗澤繼續問道。
“各軍之間,戰力略有差距,基本能做到人馬具甲,只人、馬多為半甲,武器以弓箭、長槍為主,頗類燕云騎。”
“其騎兵最精銳者,為具裝鐵騎,被兩重鐵兜鍪,周匝皆綴長檐,其下乃有氈枕,我軍唯虎豹騎與連環甲騎可與之比。”
“金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