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沒有十天,錦州城第四天就已經守不住了。
這一日的梁山,三面攻城,是真的認真了~
梁山是圍三缺一的,缺的便是西門。
錦州城沒有堵死遼西走廊的路,北門沒有到山,南門沒有到海,只是留的距離都不寬,大軍營寨鋪展不開,所以梁山營寨只能在東門,攻城便也是東門主攻。
這次三面攻城,就是南北都攻城,而留下了西門。
西門不能堵住,不然城中就真成了必死的局面,攻打的難度會直線提高。
這就是圍三缺一的基本操作。
認真的梁山前軍,就不僅僅是遠程攻擊了。
投石車、八牛弩、神臂弩、火藥、云梯一樣不少的。
尤其八牛弩帶著的小型炸藥包,雖然炸不了城墻,但是添了碎石子和鐵片的炸藥包,殺傷還是很可觀的。
尤其威懾力。
強大的遠程掩護下,是鵝車炸城。
錦城有甕城,梁山便可以炸兩次。
實際上第一次炸城就已經差不多了,更強壯的士兵,更精良的裝備,更旺盛的士氣。
導致的后果就是壓倒性的優勢。
然后這個優勢,在石秀和楊林振臂一呼,背刺守城士卒的時候,瞬間擴大。
然后~
兵敗如山倒。
楊林和石秀的時機選的不是頂尖,但是已經足夠了,屬于那種錦上添花,就是沒有他們做內應,梁山大概也能拿下錦州。
區別就在于,有他們,讓梁山拿下的更輕松,死的人更少。
這就是戰場,沒那么多的陰謀詭計,也沒那么多的花里胡哨。
講道理,錦州城中的守軍不算差了,甚至說對比除了梁山之外的其他所有部隊,都不能算弱。
只能說對手更強。
許貫忠曾經跟杜老大和王燁說過一件事。
就是梁山各軍,比如前軍這種,已經進入到了另外一個階段,就是軍心士氣一般已經不太會波動了。
論拼命,自然是不比當初活不下去掙命的時候,但是也沒有差多少。
或許不是說喜歡拼命,而是一種淡然。
當兵吃糧,保家衛國,開疆拓土,活下來是賺到,死了拉倒。
許貫忠說這有點像盛唐時期的大唐士卒,堅韌,敢戰,能戰。
對此,許貫忠還有一段很長的表述,從梁山兵制到餉銀比例說了一堆。
大概總結來說,就是梁山的兵制是造成的如今局面的基礎。
梁山募兵制和府兵制結合的怪異兵制,雖然奇怪,但是在王燁的種種神異之下,竟然真的成了。
募兵制和府兵制實際是各朝主體兵制,各有優劣。
簡單說,募兵制是給錢,發軍餉,脫產,走職業士兵路子。
府兵制就是給分田,給你地,平常種地,自己置辦甲胄武器,朝廷征召的時候,應召打仗。
唐朝府兵制來自更前面的南北朝。
木蘭辭中有云:“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就是府兵制的體現,然后花木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這就是府兵武器自備。
當然從這看出來花木蘭確實是女的,誰家爺們買東西,能跑那么多的地方?
咳咳,扯遠了。
不是說時代進步的東西就一定更好,募兵制并不是說比府兵制更好,最起碼宋朝這群脫產的“職業軍人”是比不上大唐府兵的。
算了,唐宋軍隊不適合對比。
募兵制是沒辦法的選擇,唐朝募兵制的崩潰,就是土地不夠分了。
唐朝養一個輔兵,是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