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曹太后說得那般,她身邊的那些個侍女個個嬌生慣養,接觸的都是有文化素養的人,生活習性和眼光見識,那都不是一般人能抵得上的。
不可否認,那些未婚的將校兵士里也有像顧廷燁和小鄭將軍這樣,出身高門,文采斐然之輩,但問題是那些宮女不是有一個五品官父親的盛明蘭,不是有一個皇后姐姐,王爺外甥的沈青萍,只是一些被父母買進宮里的窮苦人家的女兒。
以那些宮女的身份地位,她們夠不上顧廷燁和小鄭將軍這樣高級武官的正妻之位啊,能輪到她們的就只有底層將校。
而這些底層軍校里,若是有本事,有家世,有文采,那么他們又怎么會不像盛家父子三個那樣想要高娶,盼望能借助岳家的勢力成就自己的事業,為什么要去娶一個注定不能給他們帶去多少助力的宮女,這不就成了怨偶了嗎?
若是讓宮女嫁給沒本事的底層將校和士兵,那就是在禍害人。
參考被老太太請到盛家,教導姑娘們的孔嬤嬤就知道了。
若是二十芳齡,嬌滴滴的孔嬤嬤嫁給書沒讀多少的大老粗,她的日子能過得好嗎?
一文一武的,婚后都沒有共同話題可聊,文的嫌棄武的粗俗,說話做事大大咧咧,粗狂;武的嫌棄文的扭捏做作,太過講究,麻煩事多,心思細致敏感。
男的還好,和妻子處不來那就不處,往小妾屋里鉆;而女的就慘了,沒法躲,要是不想下半生受罪,婚姻生活一團亂麻,那就只能放下驕傲堅持,迎難而上,委曲求全。
至于那些個插花、點茶、點香的奢侈消遣,不說還有沒有心力做,時間玩,就說恐怕連買茶具、茶葉、香料的錢都沒有。
北宋極度重文輕武,若非家學淵源,出身軍戶,和文路實在走不通,以及快要活不下去的,哪家好端端的人肯去從軍?
畢竟士兵臉上可是要刺字的,而且除高等禁軍外,其他下等禁軍和廂軍的待遇還特別的低,也就比乞丐好那么一丟丟,更甭替邊疆的士兵了,那是經常的差餓兵。
對于那些宮女來說,盛明蘭的提議要真實施了,那無疑是滅頂之災,生活一下子從云端墜入地獄。
李墨蘭同曹太后和沈皇后道:“皇祖母身邊的宮女個個知書達禮,詩詞文章不在話下,插花點茶焚香更是日常消遣,若是嫁到那是士兵家里,一來沒有共同話題;二來生活習性不同;三來彼此認知有所差距,恐怕在他們看來,讀書學習那是偷懶,不干活,插花點茶焚香那是不會過日子,浪費錢。如此,豈不成了怨偶?”
沈青萍一想,還真是,“那怎么辦?”
盛明蘭從容淡定的笑容也消失了,追問道:“那依公主的意思呢?”
暫放一下,等會回來替換哈。
哪怕有系統的加持,李墨蘭也沒長多少腦子,玩不來政治那一套。
一家一宅還好說,一村一鄉,李墨蘭也能努努力,一鎮一府,李墨蘭咬牙堅持,恐怕也治理不了。
不是李墨蘭看衰自己,而是前世加上今生,李墨蘭的生態位一直都是“女性”的位置,沒人給她管束什么是政治,悉心培養她治國的手段,所以李墨蘭的思想已經有些僵化,哪怕和盛紘盛長柏他們一樣讀著四書五經,提取出來的信息也大不相同。
例如,小時候李墨蘭用功讀書,包括父母在內的身邊人都會同李墨蘭說,“你是女孩子,不用這么努力的,將來嫁個出息的好男人就行。”,而對堂哥堂弟,他們的則說“你是男孩子,將來是訂立門戶的,你現在不努力,是準備帶著老婆孩子睡大街,喝西北風嗎?”
這一點從她分家出來,盛紘卻沒有主動再制作一套盛紘的父母、盛紘祖父母、盛紘曾祖父母的牌位給她,就能看得出來。
李墨蘭是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