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原正道:“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
方群立道:“武則天種種穢行,不可勝言。”
岳繼芳道:“力乘陽剛,才濟陰慝。運用四海,驅使百辟。今古大變,宇宙窮兇。虐熖一時,穢名無窮。”
謝海正不贊同道:“誒,你們所言,有失偏頗。武則天猶泛延讜議,時禮正人。初雖牝雞司晨,終能復子明辟,飛語辯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時憲而抑幸臣,聽忠言而誅酷吏,你們怎不言?”
姜慶仁應和道:“我之所想,與謝大人相同。武則天知人善任,權不下移,不可謂非女中英主也。”
黃鐘楚也站出來辯駁道:“武氏以一婦人君臨天下二十余年,是不比于母后之稱制者,而直自帝自王也,此其智有過人者。”
盛紘和譚學平心急如焚的看著殿中的爭辯,若不是身份不合適,恨不能親自上陣,將那三個阻礙李墨蘭稱帝的糟老頭噴死。
李墨蘭站在臺階之上,淡定的看著下方越辯越激烈的臣子,臉上盡是笑意,認為這是正常流程。
當初武則天稱帝,有那么多人反對唱衰,沒道理到了她這就被精神力控制的一切順利,那流傳到后世,兩方一對比,武則天豈不是要被后人非議?
思緒稍稍走偏,底下的寧原正、方群立、岳繼芳三人就已然憤懣的要撞柱明志了。
見狀,李墨蘭這才不耐煩道:“夠了。”
聲音不大,但臺下之人卻是奇異的安靜下來,皆都認真的注視著李墨蘭。
想了下之前打好的腹稿,李墨蘭朗聲道:“寧大人,方大人,岳大人,你們不必如此早的就急著下定義,認為我不行,預判我會禍國殃民。”
“前有漢高祖,后有開國太祖,今有我盛墨蘭,倘若我當真昏庸無能,倒行逆施,叫百姓飽受苦難,那么,自會有人揭竿起義,推翻我的統治。三位大人何不留下性命,親眼見證我之言行,看我是將國家推向繁榮富強,還是如新朝皇帝,不得民心,亡國被殺。”
聞言,寧原正三人一怔,殿內眾人也都倍感意外,不曾想到李墨蘭竟會這樣說。
許是李墨蘭的話當真打動了寧原正三人,他們不再掙扎,沉默須臾,也朝李墨蘭跪拜下來,三呼萬歲。
綜影視:從知否開始逆轉人生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