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說,“新農村的建設,是我們江村能否成為桂州省第一村的關鍵。如果建成了,只要有人走進來,就會羨慕江村人!那些外地的女孩,就會追著我們江村的男孩,喊著要嫁進來。 ”
場上響起了笑聲。
有人說,“那需要很多的錢!我們有嗎? ”
江山解釋道,“每個月,我們在板材廠的分紅有三十萬,如果家具廠再建起來,那么,分紅就更多。我們就可以用板材廠,家具廠的分紅錢,來建設我們的新家園。如果我們這代人,建出了新農村,那么,就會給子孫后代,留下一個美麗的家園。你們愿意嗎? ”
“愿意! ”
接下來,就是選址的問題。
有的人提出就在原地址建,
也有人說,換一個地方,這原地風水不好。
江山拿出了一張圖,是一張江村的平面圖。
在那圖上,有一個新農村小區出現。
不少的人,都上來看。最后,掛在一個架子上。
眾人問七問八,江山一一解釋。
老八爺問,“小七,為什么建在這里?要是發大水怎么辦? ”
江山回答。“我們會用鋼筋混凝土,外加大石頭,修好兩邊的河道,并將河道加寬。達到原來小河的兩倍寬。這樣,再大的山洪,也漫不上來。 ”
老八爺點頭,“如果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倒是一個風水地。有山有水,聚人氣,聚財氣。 ”
老八爺是村里的風水師。平時有事,大家都是找他。
現在,聽到老八爺這樣說,那就沒問題了。
有人問,“河寬了,那兩邊的人家怎么走動? ”
江村說,“我們會在河上,建五座木橋。只準行人,不準走車子,有這木橋在,河兩邊的人,就能相互走動了。 ”
“為什么不建鋼筋水泥橋? ”
江山說,“你們看到這兩邊的房子,是什么樣子? ”
小八說,“這不就是我們家原來的那種老房子的樣子嗎? ”
“對,這就是木磚結構房。從外面看,就是清朝時期的民居,但是,那房內,是現代化的建筑。 ”
婦女主任問,“為什么這樣建?直接建鋼筋混凝土樓房就不成了。 ”
江山又拿出了一張圖紙。
“這個村子,叫周莊。屬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他們的村子,全部是明朝的風格。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去參觀。他們80年代開始發展旅游業,1987年4月,周莊售出第一張旅游門票,此后旅游產業發展迅速。1989年旅游總收入為86.5萬元;1994年2520萬元;1997年為萬元。上海世博會召開時,周莊全年接待游客592萬人次,為歷史之最,門票收入萬元。旅游業帶動了其他服務行業的發展。去年,周莊第三產業增加值21.78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82.19%,成為周莊的支柱產業。 ”
這話一說出來,嚇壞了大家。
一個村子,第三產業增加值21.78億!
銅人地區一年,也增加不了這多。
老村長說:“人家那旺,那是有水鄉。我們就一條山溪。 ”
江山說,“因地制夷。我們有的,別人沒有。 ”
會計問,“我們有什么? ”
“風俗!我們有苗侗的風俗。記得上次,縣里的領導參加我們的長龍宴嗎?他們都說好,都被迷住了。這是其一。 ”
江山點上一支煙,繼續說,“我們的旅游點不少。煨酒,酸魚酸肉,這是吃的。還有唱山歌,還有放木排,還有進山打獵。別的地方,禁止打獵,但是,我們這,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