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仙聞言一笑,視線卻看向孔攸手里握著的書卷,道“子尋你這是準備買些什么書?”
孔攸晃晃手中書籍,道“無非是些經史子集罷了!”手里拿的卻是一本前朝《詩風》。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許仙無不感嘆道,“多讀書確是一件良事。”
這卻是他有感而,讀書雖然不一定能夠成為如孔孟一般的智者,但最起碼能令人擺脫原始的愚昧,心而知之。而若是沒了代代文化的傳承,這千年的香火延續只怕也要斷絕,又哪里來的家國天下?
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人有智慧,會思考,動物卻只是單純的憑借本能行事,而書籍正是通往智慧大門的康莊大道,多讀些書總沒有害處。
孔攸還未說話,就聽一人的聲音從側面傳來,“好一個‘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公子倒是道出了個中精髓!”聲音聽來卻有些熟悉。
許仙回頭看去,只見一個身材高大,體型略有些福的中年男人正朝自己這邊走來,正是之前在云鳧島上見過一面的蘭書坊主李正興。
李正興闊步來到許仙二人身前,饒有興趣的打量了兩人幾眼,目光最后落到許仙身上,笑道“公子適才所言極有道理,雖只短短兩句,卻言明了讀書的萬般好處,當真妙哉!”
又一拱手道“在下乃是這蘭書坊的坊主李正興,還未請教兩位公子名諱?”心中卻在默默品味適才的那兩句話,只覺言簡意賅,且明如白話,朗朗上口。雖然稍顯功利了些,卻實乃不可多得的勸學之言。
兩人連忙拱手回禮,各自報了姓名,那書坊坊主李正興聽聞面前這兩人竟是此次錢塘縣府試的前兩名后,自是十分驚訝,又忍不住多看了許仙幾眼。
同為文學中人,對于許仙的大名,李正興早就有所耳聞,除了府試案的身份之外,最為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他的那幾詩作,皆是膾炙人口,雅致不凡,說是可流傳千古的名篇也不為過,心中極為佩服。
而捫心自問,他是絕做不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這樣天馬行空的詩句來的。
心中愈好奇,能作出此等詩句的該是怎樣的一個年輕人,時常想要見上一面,沒曾想竟會在自家的書坊當中遇到。
眼前的許仙一襲白衣,身上渾然沒有讀書人的那種病懨懨的羸弱氣質,反而言行之間有股蓬勃朝氣,有種游俠般的浪漫氣質。
而許仙本就相貌不凡,眉清目朗,天生一副好皮囊,便連他也不禁生出一種“好男兒正當如此”的感覺來。
卻不知許仙一舉一動之間不自覺的帶著后世人的舉止習慣,因此看去有種說不出的瀟灑,再加上他修煉太玄真經日久,脫胎換骨,先天就帶著一股難言的親和力,以上諸多因素集合為一才成就了他身上的這般氣質。
相互寒暄一番,更覺意趣相投,李正興笑問道“不知兩位公子要買什么書?我正可與兩位引薦。”
孔攸已經買了一本詩集,對別的書暫時沒什么興趣,反倒是許仙聽到他的話后,皺眉想了片刻,這才問道“不止李坊主這里可有雜志小說一類的書?”
“小說啊……”
李正興聽到許仙的話后微微一愣,他本以為許仙也會買些經史之類,沒想到竟會對小說感興趣,笑道“當然是有的……”親自引著兩個人去找書。
其實許仙也只不過是隨口一提罷了,實在是平日里閑的無聊,除了修煉之外,基本沒有什么娛樂活動,連打時間也是不能。
逛青樓么?他又不是顧元。
偶爾想起前世上學那會兒吃著炸雞啤酒,裹著被褥如肥粽子一般看小說的情景,真是一萬分的懷念。
半晌之后,李正興抹了抹額上的汗水,一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