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大片房子原本是屬于一個叫“于半城”資本家的產業。”
“你知道他為啥叫——于半城嗎?”李大媽看一臉懵逼的陳小蕾也沒有賣關子!
“在1949年以前,整個雨花縣城,一半的產業和房子都是于家的!”
“后來,從1949年開始,于家陸續把雨花縣城的房產,工廠和店鋪全部都上交給了政府。”
“等上交手續辦好,于家向外說,要搬去上海定居,從此之后,就再沒有聽說過于家的事情!”
“聽別人說,于家在五幾年的時候就舉家偷渡到港城去了。”
李大媽一臉慶幸道:“于家,還好早早地離開了,不然后面的那些年,恐怕命都保不住呢?”
陳小蕾覺得李大媽和于家肯定有些故事。
李大媽帶著陳小蕾繞到了店鋪后面的另一條街道!
咔嚓一聲……
李大媽把鎖著的一扇大門打了開來。
隨后,她便帶著陳小蕾走了進去。
院子里面雜草叢生,到處都有打砸過的痕跡。甚至很多地方的地面都有挖掘過的痕跡。
李大媽,一邊走一邊介紹道:“你看,這個院落正好挨著你店鋪后面的墻。”
陳小蕾好奇地打量著眼前的建筑,看到房間的高度不一,她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里似乎是個偏院吧?這些房間看起來像是給下人居住的?”
一旁的李大媽微笑著解釋說:“你的眼光很準啊!”
“這里曾經是養馬的地方,而馬房的前面則是于家傭人們居住的房間。”
陳小蕾驚訝地張大嘴巴,驚嘆道:“于家當年的規模真是令人難以想象!”
“那可不,光是這個大院子里,就住著幾十個丫鬟、伙計、管家還有奶嬤嬤等下人呢!”李大媽有些懷念道。
“——是啊,于家可真是名副其實的大財主!”
“不過他們能有如此家業,自然有其過人之處。”
“或許正是因為于家人的遠見卓識,對國家政策的敏銳洞察力,讓他們提前察覺到局勢變化,及時舉家出國,從而避免了后來可能面臨的災難。
李大媽感慨地說道。
陳小蕾默默思考著,心中不禁感嘆:
“原來如此,于家人的眼光不僅獨到,對國家政策也有著敏銳的嗅覺。”
“他們的決定使得他們能夠早早逃離,幸免于難。這樣的家族,確實不簡單!”
李大媽帶著陳小蕾穿過偏院,沿著庭院中的路朝另外兩個院子走去。
“小蕾啊,這邊呢是前院,和我們剛才看到的后院一樣大。
不過前院沒有那么多樹,只有幾棵果樹。”
陳小蕾點點頭,心中卻想著,如果自己買下來的話,肯定會把這些果樹重新種植,讓它們以后能開花結果!
李大媽指了指兩個院子中間的那扇大門開口道:“這里是前門,出去就是百貨大樓那邊的街道,也就是挨著你店鋪的圍墻。”
陳小蕾看了看院落前面荒廢的的地方,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李大媽解釋道:“這里以前應該是種的各種花卉吧!!”
“我聽別人說過,這家人以前特別喜歡養花種草,所以這里有很多花。可惜現在都荒廢了。”
陳小蕾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她心里想著,如果自己買下來后,可以重新整理一下花園,把這邊還是蓋成店鋪的好!
花花草草,目送韶光褪!哪有搞錢香呢!
接著,李大媽又帶著陳小蕾去正房院子里看了看。
正房院子比其他兩個院子要大一些,非常的寬敞。
陳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