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您剛繼承大位,便下嶺南征討?!?
“如今已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必須回江東主持大局。”
“再耽擱下去,您對中原局勢的掌控,會越來越薄弱。”
張纮大膽地進言,一點都不遮遮掩掩。
“東部所言極是,等我處理完交州最后一點政務,一定快速地返回江東?!睂O權意志堅定道。
現在他有開拓一州的功績傍身,不再是曾經稚嫩的江東之主。
但長期地遠離政治中心,不是一件好事,容易被人遺忘。
要不是周瑜、張昭用命,孫權肯定會手忙腳亂。
不管往后江東發生什么變故,這二人都將是孫權的大功臣,他們的功績都是實打實的。
“主公明白就好?!睆埨€點了點頭,點到即止不再勸說。
反正孫權都下嶺南這么長時間了,不差這幾天時間。
江東能再出一位雄主,身為人臣張纮已經心滿意足了。
這是江東要大興的征兆!
假以時日,江東孫氏必能坐斷東南,成為和袁紹、曹操并駕齊驅的強大諸侯。
當然,前提是孫權能滅了劉表,占據荊州。
以前張纮想都不敢想,而今內心蠢蠢欲動。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江東將占據揚州、交州、荊州三地制霸南土。
益州懦弱的劉璋,如何抵擋江東三州的兵馬?
巴蜀之地,必為江東孫氏所得。
如此一來,江東全據長江天險,還有巴蜀山川阻擋曹軍兵威。
是有資格二分天下的!
孫權又年輕,隨便都能熬個幾十年。
等到中原生變,江東再起三路兵馬北伐,勝算很大。
即使戰敗,也能繼續退守天險。
曹軍只能束手無策,無法擴大戰果。
就算是拖,孫權都能拖出一個統一的王朝。
曹操年邁,幾個兒子雖然很優秀,但和孫權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
張纮始終堅信一點,那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有弊端的。
曹操在的時候,還能壓制住局勢。
一旦山陵崩,曹家的勢力容易四分五裂。
畢竟各懷心思的世家大族,實在太多了!
更何況,朝中還有思漢之士,渴望著振興漢室。
張纮在許都待過一段時間,非常清楚曹軍的內部矛盾。
他催促孫權返回江東,自然是先解決自家的矛盾。
攘外必先安內,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張纮相信,以孫權的實力,必然能做到。
孫氏其他子弟,都不如孫權優秀。
哪怕是曾經被張昭看好的孫翊,也遠遠不如。
孫權內心強大,還有一定的手段,未來必然大放異彩。
只不過江東孫氏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容易夭折。
孫堅戰死。
孫策被刺殺。
如果孫權繼續留在嶺南,張纮最擔心他會感染疾疫。
如今軍中的疾疫,蔓延得越來越厲害。
一向生龍活虎的揚武將軍吳景,都躺在病榻上呻吟。
萬一孫權不幸中招,怎么后悔都來不及。
最讓張纮放心不下的是,孫權還常常巡視傷兵營,感染的機率可不小。
唯有回到江東,才能保障孫權的安全。
哪怕張纮活了一把年紀,仍舊十分敬畏天命。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