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場改制。
不管是奉邑制,還是私兵制,都嚴重地限制著孫權強權的發揮。
孫權的任何一個舉措,都是為將來籌備!
兄長孫策留下的隱患,他必須慢慢地根除,一步步地凝聚出江東的力量。
孫權告辭留守的將士后,一路巡視著嶺南的疆域。
他從交趾郡出發,翻山越嶺去往郁林郡。
又由郁林郡,乘坐船只順著珠水西江,直抵蒼梧。
步騭率領蒼梧郡吏,恭迎江東之主。
孫權簡單地用宴后,和步騭徹夜長談。
他們一起探討著嶺南的未來,話語中充滿希望。
翌日,孫權只讓步騭一個人前來送行。
他繼續乘船,從蒼梧廣信去往南海番禺。
途中,是儀眼露精芒,向孫權匯報道:
“吳將軍大病一場后,身體越來越差勁,再沒有往日的精神。”
“臣下斗膽估算,他還能活兩三年就不錯了。”
孫權點了點頭,沒有繼續評價什么。
吳景死后,他會收回其部曲,江東的改制將由此開始。
這很可能掀起一場血雨腥風,但孫權不得不這么做。
要不是江東特殊的制度,張遼憑什么以八百人,破江東十萬?
諸將各自為戰、互不統屬的弊端,已經到了不得不根除的時候。
“舅父的事,暫且別管這么多了。”
“先乘船回會稽,看看我嫂子和侄兒,他們是最無辜的。”
“趁著這一次大捷,我決定把二人接回吳郡,好讓母親高興高興。”
孫權負著雙手,腦海中回憶起嫂子風致楚楚的絕世容顏,越來越期待會稽之行。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