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站在箭塔上,遠遠地眺望著前方。
烏泱泱的江東軍陣,散發(fā)出肅穆威嚴的氣息。
濃郁的煞氣,盤桓在天云之下。
周泰、魏延保護著孫權(quán),緩緩地來到陣列最前方。
劉備沒見過孫權(quán),可一眼便能從人群中,窺探到一股天生華貴的氣息。
孫氏已歷三代,威名漸漸深入人心。
傳承至孫權(quán),疆土越來越擴大,已是遠邁父兄。
劉備居高臨下,仰著頭問道:“來者何人吶?”
孫權(quán)負著雙手,衣袂臨風回答:“江東之主孫權(quán),字仲謀。”
劉備故作輕蔑地呵呵一笑,傲然道:
“久仰久仰,在下漢皇后裔劉備,字玄德。”
他故意咬重“漢皇后裔”四個字,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孫氏出身地方大姓,勉強稱得上豪強。
可和帝胄宗親比起來,還差得很遠很遠。
周泰不知道劉備哪來的優(yōu)越感,聲如洪鐘道:
“大耳賊,你投呂布,呂布亡。你投袁紹,袁紹敗。”
“你還要禍害荊州到什么時候!”
劉備深望著周泰,仿佛被戳到痛處,可又隱忍著,一點都不敢吱聲。
他的修養(yǎng)高深莫測,喜怒不形于色。
“幼平,怎么和皇叔說話的?”
“皇叔是天下英雄,江東的豪杰加起來,都不如皇叔威名遠著。”
“當年曹操煮酒論英雄,說了一句至理名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只恨不能與皇叔和曹公同席,孫某深感遺憾吶。”
孫權(quán)嘴上說遺憾,氣勢卻很足。身后的江東兵馬,都是他的支撐。
如今他的身份地位,不止是江東之主這么簡單了。
奪取嶺南、交趾、荊南以后,他儼然一方霸主。
劉氏皇族沒有沒有百萬也有幾十萬,劉備怎么可能和實權(quán)諸侯相提并論。
“廢話少說,江東也就仗著人多勢眾罷了,敢不敢一對一地斗將?”
劉備相信關(guān)羽、張飛、趙云的武力壓制,他必須重振皇叔的威風。
“說到人多,張翼德最有發(fā)言權(quán)。”魏延冷笑一聲道。
張飛圍攻魏延時,也是仗著人多勢眾。
劉備卻不以為然,臉皮比城墻還要厚。
一雙銳意的眸子,只關(guān)注孫權(quán),仿佛在表達魏延不配和他說話。
“中原不是打打殺殺,更講究人情世故。”
“只要皇叔答應(yīng)我一個條件,我立即下令退兵,如何?”
“即使是和皇叔聯(lián)盟,抗衡北方的曹操,也不是不能商量。”
孫權(quán)語氣溫和,竟真的在和劉備談條件。
他寫下一封帛書,派人遞送至營地,轉(zhuǎn)交給劉備。
劉備在聽到“聯(lián)合抗曹”時,立即來了興致。
如果能順利聯(lián)合江東,好像也不是特別難以接受的事。
國賊是曹操,非是孫權(quán)啊!
孫權(quán)最多是割據(jù)一方的諸侯,劉備遲早會收拾。
他仔細看了看帛書上的內(nèi)容,臉上露出詫異的神色。
孫權(quán)的地盤橫跨三郡,仍舊是討虜將軍,朝廷實在不夠厚道!
劉備是左將軍、豫州牧,只要表奏孫權(quán)為車騎將軍,那么江東立即退兵。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