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自駐扎武陵以來,打著抵御江東的旗幟,瘋狂地收攏人心。
除了向朗、馬良等率家族投奔以外,劉備還一舉收獲武陵蠻的人心。
他的勢力越來越膨脹,輕松能調(diào)遣五萬兵馬。
歷史上武陵蠻作亂,江東派遣五萬正規(guī)軍,才勉強平定。
武陵蠻的實力,可窺一斑。
蠻王沙摩柯為人豪氣,非常敬仰皇叔的威名。
在他的幫助下,武陵各部族都愿意向皇叔盡忠。
劉備軍的實力,越來越膨脹。
徐庶再起奪荊州之心,勸說劉備以扶持公子劉琦上位為借口,一舉攻打襄樊。
劉備愛惜羽翼,搖頭拒絕道:
“襄陽城堅,江東的孫權(quán)都無可奈何,我又如何能拿下?”
“我能有今日之地位、實力,依靠的是‘賢良’二字。”
“倘若背叛荊州,我也會眾叛親離。”
徐庶的一腔熱血,終究還是沒能發(fā)揮出作用。
他望著襄陽的方向,倏地嘆出一口氣。
“元直,我知你心意,是為了漢室江山著想。”
“可是你也要考慮清楚,我要是率軍北上,武陵必為江東所趁。”
“不管是從道義上,還是軍略上,我軍都難以成事。”
劉備語氣真摯,是真的將徐庶當(dāng)成無話不談的心腹。
“主公,我軍的處境,本就無比艱難。”
“循規(guī)蹈矩,不可能成事,須以大魄力決勝。”
“既然主公不愿意奪取荊州,在下還有一計,能為主公開創(chuàng)一方天地。”
徐庶沒有氣餒,而是籌劃新的戰(zhàn)略和方向。
如今劉備麾下有兵有將,要是還不能輔佐劉備干出一番大事業(yè)。
要這軍師之職有何用?
“元直,你我不是君臣,而是共患難的奔走之交。”
“你有什么進(jìn)諫請說無妨,說錯了也沒有關(guān)系,我自能決斷!”
劉備加重“決斷”二字的語氣,目光灼灼地望向徐庶。
“好,既然主公不嫌棄,庶便暢所欲言。”
“方今武陵,乃夾縫中求生也。主公念及舊情,不愿取劉牧的荊州。”
“不如舉兵西進(jìn),攻略巴蜀,以為立足之地。”
“機(jī)不可失,失不再來,庶泣血懇告!”
徐庶躬身抱拳,壓上一切重量。
從荊州進(jìn)入巴蜀,唯有借助南郡的夷道。
劉琦坐鎮(zhèn)江陵,能打一打掩護(hù),為劉備軍提供便利。
“元直——”劉備胸腔中的心臟砰砰大跳,血液都加快流淌。
“主公,我們沒有退路了。”
“一個武陵郡,如何供給幾萬大軍。不出三月,武陵郡就會被榨干。”
“繼續(xù)留在武陵,不僅是江東、襄陽會成為我軍的敵人,武陵百姓都容不下我軍!”
徐庶從深層次中,看穿劉備軍的處境。
江東要奪取荊州,劉備軍首當(dāng)其沖,遲早會淪為炮灰。
與此同時,他們還要遭受來自襄陽的猜忌,簡直是窩窩囊囊。
“軍師說得妙啊,繼續(xù)寄人籬下,俺都快成烏龜王八了!”
“要戰(zhàn),干脆戰(zhàn)個痛快。婆婆媽媽的樣子,直叫人晦氣。”
“進(jìn)攻巴蜀好,即使死在征途上,俺也能無愧于心,無愧于大哥和二哥!”
張飛神情激動,唾沫都噴劉備臉上了。
“善,勞煩元直,制定出具體的計劃!”
劉備伸手抹了抹長臉,終于下定決心。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