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建安十八年,曹操舉兵二十萬東征。
號稱四十萬,飲馬長江。
魏軍攻破賀齊所設江西營,獲都督公孫陽。
曹操率巢湖水師親臨東關,建高臺以望江山。
滾滾長江東逝,給人一種波瀾壯闊之美。
東關告急,向建業求援。
孫權麾下幾位刺史,除了周瑜都已經回到任上。
眼看曹軍來襲,周瑜反而不急著返回成都了。
現在益州屬于大后方,可以安穩地發展,漢中還有呂蒙戒備。
周瑜在不在任上,影響都不大。
孫權升帳聚將,召開軍議。
周瑜、張昭、龐統、步騭、張纮等人,赫然在列。
是儀拿出案牘,沉聲道:
“北方經過第一輪募兵后,兵力仍舊維持在六十萬左右。”
“此次曹操東征出兵十萬,加上江淮地區的守軍,共計二十萬眾。”
“曹仁、李典鎮守穎川,兵力十萬。洛陽的守將是夏侯淵,兵力八萬。”
“河東地區的守將是張合,兵馬數量大概在兩萬。”
也就是說,曹操在邊境地區,部署四十萬重兵。
北方的邊防,大概在十萬左右。
剩下的一部分兵馬駐守在鄴城,以及各州郡。
當然,這是江東細作探查后,初步獲得的消息。
魏軍的駐地,肯定不是一成不變的。
是儀滔滔不絕,將北方的情報細致地說完。
周瑜根據匯總而來的情報,推斷道:
“自上次大戰,堪堪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曹操不可能這么恢復元氣。”
“此次他發起江淮之戰,更像是進行敲打,而不是全面的戰爭。”
“我軍只需出戰,對峙一段時間,魏軍必退。”
周瑜洋洋灑灑,顯得非常自信。
要養著幾十萬大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年時間,也不過勉強獲得一點軍糧儲備。
北方雖然人口眾多耕地眾多,恢復得比江東稍快,但不可能這么快。
“曹操沒有做好準備便貿然出戰,正是我軍攻破他的良機啊。”龐統智計在握道。
“沒錯,如果是主動進攻,我軍心有余而力不足。”
“現在曹操主動送上門來,還距離建業這么近,不用勞師遠征。”
“要是不能抓住機會,實在是可惜。”
步騭眼神沉毅,也是相當地好戰。
“上次南陽之戰,大多是耗費荊州的府庫,江東地區比較安定。”
“如果主公決定作戰,江東還能提供二十萬大軍小半年所需。”
“時間再長,就容易出現問題了。”
張昭一捋長髯,仍舊保持著從容的姿態。
小半年的時間,足夠支撐起一場小規模的戰役了。
曹操進攻的路線,是從合肥出巢湖,經濡須水口,進入長江。
倘若濡須口不保,那么江東長江岸防就會門戶大開。
魏軍就可以隨時渡江,直逼都城建業。
所以孫權在濡須口設關,也就是濡須塢。
而濡須塢的防御,又有東關、西關之分。
“魏軍駐扎在東關,我軍即使僥幸勝之,也很難取得戰果。”
“還有可能引發大規模的血戰。”
“要想決戰,必須誘敵深入,將魏軍吸引到皖城。”
孫權命令周泰拿出牛皮地圖,擺在長案上。
濡須塢和宛城,是江東的重要防線。
孫權要奪取江淮,或者說進攻合肥,肯定要有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