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震耳發聵的發問,相當犀利。
不管劉備拒絕還是答應,都不合適。
他思忖片刻,笑著回答道:
“我二弟、三弟,都能為君侯死戰,令君侯無西線之憂。”
孫權痛快地拍了拍膝蓋,贊賞道:
“皇叔仁義,關、張仁義,都是天下英雄豪杰。”
“可是這和呂蒙入駐長安,沒有任何地沖突。”
“關、張沒有鎮守長安之憂,更能為江東死戰,為漢室死戰。”
“皇叔,意下如何?”
劉備連連點頭,毫不拖泥帶水道:
“長安百姓得君侯守護,是極好之事。”
“等到君侯發兵,幫助孔明攻拔河東,自然可以順理成章入駐長安。”
孫權不禁感慨,劉備心思縝密,回答滴水不漏,一點機會都不給。
如果江東出兵幫助諸葛亮,即使能奪下河東,劉備也不會履行承諾。
歷史上劉備借南郡,攻巴蜀。
信誓旦旦地保證,拿下巴蜀以后,一定歸還南郡。
等到他真正拿下巴蜀,毫不留情地選擇反悔。
“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
所以和劉備扯皮,誰都扯不過他,還不如直接動手最管用。
孫權目前是以大勢脅迫,逼得劉備不敢逃離。
他要是逃了,那就是盟約破裂,孫權真的會攻打長安。
劉備表面趨奉,暗中韜晦,仍舊有雄心壯志。
孫權放他離開,遲早成為禍患。
而就這么囚禁著他,又不知道隱患什么時候會爆發。
最好的辦法,還是一勞永逸地除掉。
劉備生怕孫權再問他什么難題,猛地灌酒吃肉。
直到自己喝得搖搖晃晃、酩酊大醉。
“君侯,我還能喝,今晚舍命陪君子。”
劉備嘀嘀咕咕,口中呢喃不停。
“來人,送皇叔回去。”孫權吩咐道。
是儀送別劉備后,返回殿內匯報道:
“主公,劉備很可能是裝的。”
孫權眼神平靜,淡然道:
“我知道劉備在裝,他也知道我知道他在裝。”
“可他還是選擇這么裝,因為他不得不裝。”
“曹操就是一不小心打盹,才把劉備放了出去,我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是儀拱手施禮,沉聲道:
“不管主公困住劉備多少年,他都不可能心甘情愿效忠江東。”
“為了匡扶漢室,他背叛劉表,又興兵奪取同宗基業。”
“甚至,犧牲了自己唯一的兒子,阿斗。”
“劉備要是哪一天放下匡扶漢室的志向,那么他必然遺臭萬年。”
“他沒什么可以失去的了,肯定會選擇磊磊落落地為漢室獻身。”
“這等人相當地可怕,不會為外物所動。”
是儀長期監控劉備,也越來越了解劉備。
他早就準備好刀斧手,只等著劉備不告而辭。
如果劉備敢離開建業半步,那么是儀便敢先斬后奏。
孫權聽進了是儀的進諫,陷入沉思當中。
他左右踱步,最終得出一計:
“既然富貴不能動其心,爵祿不能改其志,生死不能阻其行。”
“那么就必須好好籌謀,將他不留痕跡地除掉。”
“子羽,你去聯絡劉璋次子劉闡,好好準備準備。”
是儀心中一凜,旋即堅定道:
“臣下一定辦妥此事,不會給江東留下任何禍患。”
孫權點了點頭,囑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