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冬。
是儀步履匆匆上殿,匯報道:
“啟稟至尊,劉闡和死士都已經準備好了,隨時都可以動手。”
“計劃已經完備,保證萬無一失。即使趙子龍出手,臣下也有足夠的把握。”
孫權心領神會,追問道:
“近來劉備如何了?”
是儀停頓了一下,回答道:
“劉備獵虎歸來后大病一場,臉上的氣色都變得破敗。”
“臣下推斷,他可能裝一場大病,試圖脅迫至尊放他離去。”
“劉備在整個神州,都很有威望。諸葛亮奪下河東后,劉備獲得的關注越來越多。”
孫權冷笑一聲,斬截道:
“劉備簡直是癡心妄想,我怎么可能讓他離開。”
“周泰聽令,你立即去準備一下,我要拜訪劉備。”
“最后,再給他一次機會。”
“遵命。”周泰鏗鏘抱拳道。
江東甲士洶洶地開道,控制了整座府邸,就連趙云都被周泰擋在門外。
孫權帶著名貴的湯藥,親自倒給劉備,還賞賜了錦帽貂裘。
“備身體羸弱,有勞大將軍費心了。”劉備氣息微弱地感激道。
“皇叔,聯軍已經攻下河東,您什么時候履行諾言?”
孫權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口吻。
“大將軍,瞧瞧我這腦袋,已經想不起什么事了。”
劉備頓時心生警惕,有了一種不妙的預感。
“皇叔,這么重要的事,您都能忘記。”
“要是繼續操勞下去,身體可就真的堅持不住了。”
“我幫您回憶回憶,您是不是說過,只要聯軍拿下河東。”
“那么便讓呂蒙率軍入駐長安,鞏固關中局勢。”
“也就皇叔一句話的事,便能讓兩家盟誼,更上一層樓。”
“皇叔何樂而不為?”
孫權目光威凜,盡顯上位者的威嚴。
“原來是這件事,只要我回到長安,立即迎呂將軍入城,絕不耽擱大將軍的事。”
劉備爽快地答應下來,不敢有一丁點猶豫。
“皇叔這么急著回去,是我待客不周嗎?”孫權繼續發問。
“大將軍多慮了,只是我這身體,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
“我已經離開長安一年時間了,想回去看看云長和翼德。”
“他們跟著我三十年了,吃了三十年的苦。”
“我就這一點愿望了,還請大將軍成全。”
劉備聲淚俱下,仿佛是英雄末路,“我見猶憐”。
“不行,說好的和皇叔聯姻,現在還沒有成功,我實在不舍得皇叔離開。”
“如今皇叔身體欠佳,應該好好休養,等成了婚再走。”
孫權果斷地拒絕,沒有一丁點商量的余地。
“合肥在江東的進攻下,已經搖搖欲墜。”
“只要明年春天,大將軍增兵進攻,一定能拿下此城。”
“備從西線進攻,擾亂曹賊的部署,為大將軍分擔一點壓力。”
“難道不更符合大將軍的意愿嗎?”
“備在此以列祖列宗的名義發誓,絕對不會背盟。”
“還請大將軍以天下霸業為重,以北伐滅曹為重啊!”
劉備吐露肺腑,試圖勸說孫權。
孫權起身踱步,故作猶豫的姿態。
好半晌,他才回答:
“皇叔安心在建業修養,不必為兵事煩憂。”
說罷,孫權便“狼狽”地離開,生怕道心有所動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