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催促孫權稱王的呼聲,越來越高。
群臣都熱切地期盼著,實在太想進步了。
大漢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如今神州的話語權,全都被孫權和曹操掌控。
即使他們胡作非為,也沒人能夠阻擋。
但孫權還有一個考慮,那就是北伐的大義。
如果他也稱王了,便不能用這個借口討伐曹操了。
所以孫權很猶豫,遲遲沒有下定決心。
他干脆找了一個避暑的借口,邀約周瑜泛舟震澤。
二人踏上畫舫,仿佛步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空靈世界,不再為世俗的案牘所煩憂。
周瑜一襲儒雅素袍,跪坐在琴案前。
修長的手指,輕輕搭在琴弦之上。
琴音由舒緩而激昂,似有千軍萬馬奔騰之勢。
又如驚濤席卷拍岸,震撼人心。
孫權坐在船舷上,望著船頭穿梭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震澤的微風拂過,帶來絲絲清涼與愜意。
身后傳來金戈鐵馬的琴聲,周瑜沉浸在與摯友孫策一同征戰的波瀾壯闊中。
十幾年過去了,江東的擴張速度,令人心潮澎湃。
然而,最讓周瑜懷念的還是橫掃江東六郡之時。
孫策少年有志,杰出通達,和周瑜同歲。
于壽春一見如舊,推誠相待,結成總角之好。
不管孫權奪取的疆土多么地廣袤,始終和周瑜有著一道若隱若現的隔閡。
或者說,這根本不是什么隔閡,而是沒辦法做到“親密無間”。
不只是周瑜,即使是麾下所有臣子加起來,都沒有一個能和孫權交心。
此刻他融入畫舫震澤當中,舒適的清風讓人身心放松。
遠岸的美景,徐徐展開連成一幅畫卷。
山巒連綿起伏,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畫。
畫舫懸掛的彩飾依依,隨風舞動著柔軟的飄帶。
此時此刻,孫權拋棄塵世的喧囂與紛擾,只有這寧靜而美好的時光。
只要時刻有清風與明月相伴,他便心滿意足了。
至于有沒有長久相伴之人,根本沒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等到一曲終了,周瑜負著雙手走上前來。
孫權聽到身后沉穩的腳步聲,稍稍回眸含笑道:
“公瑾,沒想到你大病一場后,反而更加戀舊了。”
周瑜望著蒼茫的天地,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感慨與滿足:
“我沒有辜負伯符的重托,竭盡全力地去完成了,人生已經沒有任何遺憾。”
孫權靜下心來,詢問周瑜一些兄長的往事。
縱使十幾年過去了,周瑜依舊記憶深刻。
他栩栩如生地描繪著,孫權聽得如癡如醉,
仿佛孫策豪邁的宣言,還在空氣中回蕩。
周瑜慷慨地訴說著孫策的壯志,孫策的情感。
以及孫策那堪稱傳奇的一生。
雖然孫權的功績,遠在孫策之上。
可周瑜最敬佩的,還是草創大業的孫策。
“大兄能有公瑾這樣的朋友,稱得上死而無憾了。”孫權歆羨道。
周瑜平和地笑了笑,使人如沐春風:
“臣下一直有一事不解,既然曹操都已經稱魏王了,為何主公不趁勢稱王呢?”
孫權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望著夕陽的余暉。
柔柔地灑在水面上,泛起一片金黃,整個湖面如夢似幻。
“因為,不只是公瑾覺得我不如大兄,我自己也是如此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