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建業。
孫權設宴,大會文武。
長長的宴席,沿著大殿豪氣地排開。
精美的佳肴琳瑯滿目,香氣四溢。
金樽玉盞,盛滿了醇香的美酒。
孫權身著一襲威嚴的玄袍,端坐在主位之上。
群臣開懷地暢飲,笑意掛在臉上。
南北罷兵休戰,江東物阜民豐。
只要百姓還有一口飯吃,就不可能出來鬧事,官員們的壓力自然也越來越少。
隨著諸侯的減少,往后的戰爭也會變得更加謹慎。
每一次進攻,都必須找準時機。
曹操冒進吃了大虧,不會再輕易上詐降的當。
不過孫權手里,還捏著一張牌,也就是關羽和張飛。
劉備身死,他們時時刻刻都想著為其復仇。
曹操和關羽的關系越好,就越容易陷入被動。
孫權在準備充足的時候,賣一個破綻,關羽、張飛很難不上頭。
只要曹老板心疼關羽,就有可能被孫權牽著走。
孫權剛過了一輪敬酒,還沒有來得及歇歇,便有人開始“發難”了。
“魏王曹操階禍,竊執天衡。”
“皇后太子,鴆殺見害,剝畏天下,殘毀民物。”
“至尊是明主賢人,當執天下牛耳。”
顧雍回建業述職,立即被群僚推舉上來,勸說孫權稱王。
“臣等奉請至尊稱王,以安南土大州!”
群臣紛紛上前,向孫權恭敬地施禮,殷切地望著他。
他們實在太想進步了,不愿意被北方壓一頭。
孫權不緊不慢,眼神望向端坐的張昭。
每一次宴會,張昭都會成為“掃興”的存在。
群臣玩得開心了,他總會站出來勸諫。
最典型的一次案例是,群臣暢飲。
張昭正色不言,外出坐于車中。
孫權派人去請他回來,詢問道:
“大家一起高興,張公為何無緣無故生氣呢?”
張昭干脆利落地回答了一句:
“昔紂為糟丘酒池長夜之飲,當時亦以為樂,不以為惡也。”
紂王設宴,也只是尋歡作樂,不覺得自己有什么不對。
孫權的地位,一下子和紂王比肩。
群臣沒有委托張昭,而是選擇顧雍,大概也是怕他掃興。
沒想到這一次張昭,罕見地沒有為孫權設置障礙。
他慷慨道:
“為人君者,應該能駕馭英雄,驅使群賢。”
“至尊做到了,理所應當更進一步。”
群臣聞言,紛紛松了一口氣。
他們的目標一致,孫權沒有理由推諉和拒絕。
畢竟孫權不想和曹操一樣,裝一下征西將軍,根本沒有意義。
孫權割據一方,坐斷南土,就是為了稱王稱帝。
他默認以后,群臣都在探討稱王的時機,大致地定在明年春天。
眾人議論紛紛,興致都很高。
沒想到孫賁冷不丁站出來,沉聲道:
“明年不行,絕對不行。”
眾人神色不善,紛紛投來憤怒的視線。
孫權倒是顯得平靜得多,畢竟他要稱王,沒人能夠阻擋。
曹操不行,孫賁沒那能力。
顧雍耐著性子,客氣地詢問道:
“孫將軍,為何不行呢?”
孫賁苦澀一笑,解釋道:
“不是不行,而是明年不行。”
“我收到消息,明年很可能爆發大規模的疾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