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農郡,湖縣。
夏侯淵面色陰沉如水,雙手揮揚來回踱步,眼中滿是無盡的惱怒。
郭淮垂手立于一旁,神色恭謹,生怕遭受怒火的牽連。
夏侯淵猛地停下腳步,沖著郭淮憤憤道:
“這張合也是軍中老將,追隨魏王二十年了。”
“如今竟還如此無法無天,實在是太亂來了!”
“他竟敢不顧軍令,擅自行動。”
夏侯淵的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火氣,額頭上的青筋微微跳動。
“將軍息怒,張合此舉有其苦衷,河東的局勢不容樂觀啊。”
“他要是不想辦法破局,河東遲早也會遭受一場大敗。”
“現在張合站出來,毅然地采取行動,是有所擔當的。”
郭淮沒有袖手旁觀,而是為張合說了幾句好話。
張合身為五子良將之一,領軍的能力毋庸置疑。
他只是缺乏宗室的身份,屈居夏侯淵之下罷了。
“苦衷?”
“哼!軍法如山,哪容得他這般肆意妄為!”
“戰場之上,軍令就是生死之線,他如此莽撞行事,置我軍大局于何地!”
“幾萬鐵騎,要是都折損在河東,我怎么向魏王交代?”
夏侯淵怒目圓睜,大聲呵斥,難掩自己心中的忐忑和不安。
郭淮低頭不語,營帳內氣氛緊張壓抑,夏侯淵的怒火仿佛要將一切燃燒殆盡。
現在夏侯淵正在氣頭上,郭淮不管解釋什么,都是火上澆油。
郭淮自認為,他身處張合的位置,也很難想到十全十美地辦法。
什么都不做,只會任由局勢糜爛,不如破釜沉舟一搏。
夏侯淵見沒有人搭話緊皺眉頭,漸漸地冷靜下來。
他目光凝重地望著遠方,心中仍舊滿是憂慮。
夏侯淵實在無法想象,河東一旦戰敗,曹魏將會陷入怎樣的被動局面。
他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幅幅可怕的場景。
吳軍士氣大振,如潮水般洶涌而來,曹魏的防線瞬間土崩瓦解。
中原的城池接連失守,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哭喊聲、廝殺聲交織成一片凄慘的樂章。
原本繁榮的神州,將變得荒蕪,農田荒廢。
官府糧倉空虛,稅收銳減,鄴城陷入巨大的危機。
軍隊的補給也將難以為繼,士兵們無法抵抗強敵的進攻。
此戰勝負,關乎的是中原數州的歸屬,還有上百萬百姓的命運。
哪怕只是河東一角的失利,也有可能會逐漸地蔓延到全局。
曹魏內部的矛盾和紛爭必然加劇,所謂思漢之士也會站出來反抗魏王。
各方勢力蠢蠢欲動,人心惶惶,原本穩固的統治根基開始動搖。
想到此處,夏侯淵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河東之戰的勝負對于曹魏的未來至關重要,絕不容有失。
忽然急促的腳步聲響起,斥候喘著粗氣走進來,沉聲匯報道:
“啟稟將軍,呂蒙突然拔營,向潼關方向撤退了。”
夏侯淵腦袋突然“嗡”地一下,差一點失去思考的能力。
要是呂蒙的十萬大軍增援到河東,張合的處境將更加危險。
無論如何,夏侯淵都不可能讓呂蒙從容地渡河。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