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擺出渡河的姿態,暗中率領著精心操練的關中精銳之師。
悄然行進至一處山谷地帶。
此地正是夏侯淵率軍即將經過的必經之路,不遠處即函谷關舊址。
曾經的函谷關坐落于秦嶺要害,險峻異常,車馬難行。
而新函谷關則位于兩座土丘之間,地勢平坦,絲毫不見當年的威武雄壯。
潼關崛起后,函谷關便遭到廢棄。
呂蒙身披戰甲,眼神中透露出果敢與堅毅。
他冷靜地指揮著吳軍各部,迅速而隱蔽地做好埋伏準備。
不多時,夏侯淵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進入伏擊領域。
夏侯淵本人騎著高頭大馬,神色間充滿了追逐的疲憊,絲毫沒有察覺到即將降臨的危機。
他必須盡快阻止呂蒙,好為河東戰局爭取一點優勢。
就在夏侯淵的隊伍完全進入埋伏圈的那一刻,呂蒙猛地舉起手中寶劍。
一聲令下,頓時喊殺聲震天動地。
早已按捺不住的吳軍士兵們,如猛虎下山般從四面八方洶涌而出。
呂蒙一馬當先,他手持戰刀,奮勇地沖向魏軍蜿蜒的隊伍。
“嗚嗚嗚——”進攻的號角聲,宛如索命的亡魂響起。
吳軍的環首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所到之處敵軍紛紛倒下。
他們的身影在敵軍中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殺,將敵軍趕盡殺絕,一個不留!”
在呂蒙的激勵下,吳軍士兵們個個士氣高昂。
他們緊密配合,一絲不茍。
有的士兵手持弓弩,向敵軍密集地發射著利箭。
箭雨如蝗蟲般鋪天蓋地而去,讓敵軍躲避不及。
有的士兵則揮舞著刀劍,與敵軍展開近身肉搏。
喊殺聲與兵器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激烈的戰斗樂章。
“敵襲!敵襲!”魏軍聲嘶力竭地吶喊,將示警的聲音傳遞向后方。
夏侯淵被這突如其來的伏擊,打得措手不及。
但他畢竟也是久經沙場的名將,很快便組織起后方的士兵進行殊死抵抗。
“好一個呂子明,好一個兵不厭詐!”夏侯淵切齒道。
呂蒙率領的吳軍攻勢如潮,絲毫不給魏軍各部淵喘息的機會。
他更是緊緊地盯著夏侯淵的大纛,不斷地尋找著機會,準備給予魏軍致命一擊。
經過一番慘烈的廝殺,夏侯淵的軍隊漸漸陷入了劣勢。
魏軍傷亡慘重,士氣低落。
而呂蒙卻愈戰愈勇,他帶領著東吳士兵們持續奮勇突擊。
不斷地壓縮著魏軍的生存空間。
戰場上殺聲震天,響徹云霄。
夏侯淵率領的魏軍,猶如困獸一般拼死抵抗。
呂蒙的兵勢,稍稍占據一點優勢。
郭淮漸漸抵擋不住,向夏侯淵請示突圍,他則親自留下斷后。
夏侯淵也覺得此戰不利,心生退意。
此時,呂蒙覺察到魏軍意圖,正指揮著軍隊全力進攻牽制。
士兵們個個奮勇向前,然而局勢卻依舊膠著。
雙方陷入了難解難分的激烈交鋒之中。
魏軍突圍的意志,強大無匹。
關鍵時刻,只見遠處塵煙滾滾,遮天蔽日。
一支鐵血雄師,猶如洶涌的浪濤一般席卷而來。
全琮率領著一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如疾風般呼嘯而來增援。
他身先士卒,一馬當先,以佩劍指著前方,寒芒閃爍:
“全軍,突擊!”
增援的吳軍,恰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