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此時局勢一片糜爛,曹丕剛剛登上魏王之位,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根基遠不如想象中穩(wěn)固。
新王初立,政權交替之際,各方勢力心思浮動。
北方士族們表面上對曹丕恭敬有加,私下里卻蠢蠢欲動。
他們在自家的深宅大院中頻繁密謀,盤算著自身的利益得失。
這些士族們擁有著龐大的財富、人脈和土地,對于曹丕的統(tǒng)治,他們充滿了質疑和不滿。
士族普遍認為曹丕年輕氣盛,缺乏足夠的經(jīng)驗和威望來駕馭這混亂的局面。
他們更多地是擔憂自己的既得利益,會在新的政權下受到損害。
在暗中,他們開始拉攏各方勢力,組建自己的小勢力。
一些地方官員搖擺不定,對曹丕的政令陽奉陰違。
原本就動蕩不安的中原,因為北方士族的不安分,更加風雨飄搖。
曹丕深知這些潛在的威脅,但卻一時間難以找到有效的手段來遏制他們。
他只能在這波譎云詭的局勢中,艱難地維持著自己的統(tǒng)治。
曹丕坐在王位之上,臉色陰沉,目光中透露出憤怒與沉思。
對于魏軍此次的兵敗,他在心中反復思量著其中的緣由。
他認為,臧霸部和青州兵的鳴鼓擅去,是導致這場敗局的關鍵因素。
那些本該嚴守軍紀、聽從指揮的士兵,卻在關鍵時刻擅自離去。
使得曹魏大軍陣腳大亂,士氣受挫。
曹丕緊握著拳頭,咬牙切齒地道:
“臧霸此罪,不可饒恕!”
“若不嚴懲,何以正軍紀,何以立軍威!”
他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充滿了堅決和果斷。
在曹丕看來,臧霸作為將領,對部下管束不力。
導致如此嚴重的后果,必須承擔起主要責任。
若不加以嚴懲,今后恐有更多的將領和士兵效仿。
那魏軍的紀律將蕩然無存,戰(zhàn)斗力也會大幅削弱。
此刻的曹丕,心中已下定決心,要用嚴厲的手段處置臧霸。
以警示全軍,重振魏軍的雄風,挽回此次兵敗所帶來的損失和影響。
宮殿內(nèi),曹丕正怒火中燒地欲嚴懲臧霸,司馬懿卻急忙進諫。
他神色凝重,恭敬地向曹丕行禮后道:
“魏王,此刻萬萬不能懲處臧霸啊!”
曹丕眉頭緊皺,目光凌厲地看向司馬懿,質問道:
“臧霸治軍無方,導致兵敗,為何不能懲處?”
司馬懿向前一步,言辭懇切:
“魏王請息怒,臧霸在青州多年,根基深厚,其影響力不容小覷。”
“若此時貿(mào)然懲處他,恐會激起青州兵的強烈反抗,甚至投靠南吳。”
“如今中原局勢動蕩,各方勢力虎視眈眈。”
“一旦青州有變,大魏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黃河以南恐難保全。”
曹丕驚在原地,震愕地望著司馬懿,反復回味著他說的話,愈發(fā)覺得恐怖。
司馬懿頓了頓,繼續(xù)道:
“當下應以穩(wěn)定局勢為重,可對臧霸略施安撫,許以好處,令其繼續(xù)為鄴城效力。”
“待局勢穩(wěn)定,再徐徐圖之,還望魏王三思!”
曹丕聽著司馬懿的諫言,臉色陰晴不定,心中開始重新權衡利弊。
他思考著如何抉擇才能使曹魏擺脫當前的困境。
“不能就這么放縱青徐不管。”
曹丕在聽完司馬懿的諫言后,沉思良久,最終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目光堅定,神色決然地道:
“孤決定親自去往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