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滿心愧疚地來到宗廟前,莊重地祭祀先王曹操。
他雙眼通紅,聲音顫抖著道:
“父親,孩兒不孝,丟了魏國霸業。”
說完,他便拼命磕頭,一下又一下。
額頭撞擊地面的聲音在寂靜的宗廟中回蕩,仿佛是他內心深處無盡的悔恨在宣泄。
“孩兒不孝,孩兒不孝啊!”他不斷重復著這句話,向曹操誠摯地致歉。
曹丕在宗廟中跪了一整晚,仿佛在與過去的輝煌和榮耀做最后的告別。
天亮后,他毅然拔劍,來到軍營。
他的眼神中燃燒著決絕的火焰,大聲喊道:
“愿為大魏捐軀者,隨孤突圍殺出城去!”
他的聲音堅定而悲壯,充滿了視死如歸的決心。
吳質臉上滿是焦急和擔憂,急忙上前勸阻:
“大王,萬萬不可,您這是何必呢?”
曹丕卻目光堅定,毫不退縮地道:
“孤意已決,唯有如此,才能到地下和父王見面。”
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種無法動搖的決心。
很快,曹丕集結了三千兵馬,眾人神色肅穆,準備進行這最后的殊死一搏。
曹丕親自帶頭沖鋒,悍不畏死,他如同一只勇猛的雄獅,帶領著士兵們沖向敵人。
孫權收到曹丕突圍的匯報后,沉默片刻,沉聲道:
“給曹丕一個體面。”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既有對曹丕勇氣的欽佩,也有對戰爭殘酷的感慨。
吳軍接到命令,萬劍齊發,如雨點般射向曹丕和他的士兵們。
曹丕瞬間被穿成刺猬,倒在血泊中。
他的生命就此終結,但他的勇氣和決心卻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一抹悲壯的色彩。
王朗在府中聽到曹丕殺出城外的消息時,頓時悲憤欲絕。
他那蒼老的面容上滿是痛苦與焦急之色,連忙召集家丁、仆役,毅然決然地沖了出去。
一路上,王朗心急如焚,心中不斷祈禱著曹丕能夠平安無事。
然而,當他們趕到戰場時,卻得知魏王曹丕已死。
王朗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隨后悲痛地喊道:
“大王,大王啊,您怎么這么糊涂!老夫怎么跟先王交代啊?”
他的聲音顫抖著,充滿了絕望與悔恨。
王朗失魂落魄地站在那里,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
片刻后,他像是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緩緩地爬上了城墻。
站在高處,他望著曹丕戰死的方向,老淚縱橫。
王朗落地之時,意外地砸在了一個忠心耿耿的仆役身上。
巨大的沖擊力被仆役的身體緩沖,王朗竟奇跡般地沒有死。
他躺在地上,滿臉驚愕與茫然。
片刻后,他的眼神中漸漸浮現出一種復雜的神色。
他緩緩起身,望著周圍的一片狼藉,心中感慨萬千。
王朗長嘆一聲,道:
“天命在吳,不在魏,上天都讓我效忠吳主!”
這句話既是他對當前局勢的無奈感慨,也是他在經歷了這一系列變故后的一種頓悟。
或許在他心中,已經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道路以及魏國百姓的命運。
三國:我,孫仲謀,奸雄瞞不住了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