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村莊比較少,尤其是他們這里還處于牧區,住在農村的大部分都是牧民,導致村莊都不是太大,人口也不多,再加上冬天過后復蘇的喪尸數量更少,所以基地內剩余的兵力足夠能夠應對。
不過因為還要留人防守基地,能帶出去的只有一個排的兵力,就這三十多人處理喪尸不說,就是物資都搬不回來。
人數問題也好解決,打炮樓時候俘虜回來的那一百多人,這段時間雖然也在基地里一起生活,但也一直受到監控,基本上苦活累活都是他們干,而且待遇也要差一些。
這是李靜提出來的,用她的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階級,人都是有虛榮心的,讓那些早就跟隨劉鋒的人地位高一些,哪怕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好處,也能夠堅定他們對劉鋒的忠誠。
而且如果劉鋒未來想要干一些大事,僅靠現在這些人是不行的,以后人口會越來越多,所以現在就要打下基調,那就是基地不養閑人也沒有要巨嬰。
那些末日前那些明明自己能力支撐不了欲望,卻幻想著國家應該免費為他們提供更好生活,端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廚子的人堅決不能有。
按照李靜的話,現在基地里的這些人都應該算是劉鋒的私產,給優待是恩賜,不給是本分,反正不是劉鋒求著他們來的,相反是他們祈求劉鋒去救他們,想白吃飯門都沒有。
而且這些人本來就是炮樓勢力,篩選過后留下來伺候他們和干雜活的,基本上都是青壯年。
男男女女經過甄別清洗過后還剩下104人,其中也不乏一些年輕漂亮的女性,至于為什么出現在炮樓里,那就顯而易見了,不過這個世道劉鋒也沒時間和心情可憐她們,能夠活下來沒自殺,就說明她們已經選擇了在末世活下去的方式,所以全部一視同仁單獨編成了一隊,命名先鋒隊。
名字雖然好聽,但實際上并不是部隊編制,說白了就是勞工隊、敢死隊而已,基地內的士兵待遇要比其他人高一些,這些人自然沒資格享受,這些人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之后,才有資格正式被基地接納。
包括以后來的人也是這樣,要么有一技之長,要么在先鋒隊呆滿一年,平時干活,有搜尋任務時充當先鋒,負責清理殘存的喪尸和搬運物資。
滿一年之后表現好的人可以優先選拔進入部隊,也可以看作是基地的預備役。
說是先鋒,劉鋒自然也不會真的讓他們去送死,在出發前幾天就開始訓練了,身上穿著當初在武警部隊找到的防暴盔甲服,可比劉鋒當初自己弄出來的塑料裝甲強太多了。
這玩意采用高性能工程塑料和軟質吸能材料制成,包括前胸、腹部、護襠、后背、上、下肢及戰術手套、護腳、頭盔組成,可保護全身各個部位。
而且重量輕還不到十公斤,穿戴方便,活動靈活,通氣性也比較好穿上并不悶熱,還具有防穿刺功能,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防御刺刀、砍刀、棍棒、磚石及化學液體的襲擊,更別說喪尸啃咬了。
而且還配備了由聚碳酸酯材料制成防爆盾牌,防護力直接拉滿。
武器方面則是根據隊內分工不同,分別配備特制的消防斧、防爆鋼叉、長矛等武器。
訓練的科目也是現成的,幾名武警部隊退役的士兵擔任教官,訓練的內容除了相互配合之外,像什么警棍盾牌術、防暴隊形等統統安排上。
每天的訓練量著實不小,期間也有人放棄,劉鋒也批準了,當然這個待遇僅限于那些面容姣好的女性,一眼就能夠看出來這幾個女人在末日前也是嬌生慣養的,吃不了什么苦,末日之后也就靠著自己的身體和臉蛋吃飯了。
劉鋒并不是一個古板,墨守成規的人,基地內本來就男多女少,尤其是末日之后秩序崩潰,一些道德什么的也就失去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