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路回到山洞,來到茅屋,兩只小雕早就餓的啾啾鳴叫,侍候完兩個小祖宗,吳中生也凈手吃了點干糧。干糧所剩不多了,也就是一天多點的量了。得想辦法解決糧食問題了。茅屋邊上廚房鍋碗瓢盆倒是能用,可是糧食卻化為腐泥敗塵,茅屋外的野谷子也正是在生長期,還沒有吐穂,要想食用還得兩個多月。
算了,不想了,先抄書吧!“嗯,這本是道德經,我有。"吳中生還是小心的用木片翻動封皮看了下內容。書頁中的內容和自己讀過的一樣,只是多了些原主的體悟注釋,吳中生也小心的抄錄下來。
這一本《北斗經》我有,《玉樞經》我有。接連又是兩本白云觀道藏中都有,原以為在此隱秘洞府中的書籍必定不是凡品,但是接連幾本令吳中生不禁大感失望。不禁為毀掉的《太上靈寶符箓真經》可惜起來。
輕輕地挪開上面的書本,最底下那本略微陳舊、略顯神秘的逍遙子修煉筆記,吸引了吳中生的目光。
帶著滿心的期待與好奇,吳中生緩緩地翻開這本筆記。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地記載著主人的修煉心得、感悟和經驗。隨著閱讀的深入,吳中生逐漸了解到此處主人的身世背景、所修煉功法的淵源以及一些獨特的煉器秘法和技巧。
原來,此間主人姓李名道庭字庭左,道號逍遙子,他出生于唐僖宗李儇乾符二年。自幼便展現出聰穎好學的特質,可謂天賦異稟。然而,當他逐漸成長起來后,社會卻陷入了動蕩不安的局面之中。面對如此亂世,李道庭毅然決然地斷絕了追求科舉功名的心思,一門心思地投入到習武之中,只為能夠保護自己家族的平安無事。
有一天,李道庭在市井中漫步閑游時,偶然間注意到一名乞丐模樣甚是可憐。他心生憐憫之情,不僅給予了乞丐一些錢財,還熱心地幫助他治療疾病。可誰能想到,這名看似平凡無奇的乞丐竟然是呂祖所幻化而成!呂祖對李道庭的善良和仁慈深感贊賞,于是親自點撥他踏上學道長生之路。
得到呂祖的點化之后,李道庭跟隨呂祖一同前往終南山修行學道。在此期間,他勤奮刻苦、專心致志,終于得到了呂祖傳授的三部珍貴經書:《太上靈寶符箓真經》《道玄洞妙丹經》以及《御劍心經》。
學有所成逍遙子四岀云游,這一日來廣成子道場崆峒山尋找機緣,無意發現此處,遂在此隱居,結廬修道。
看完筆記,吳中生很是納悶,筆記中提到的《太上靈寶符箓真經》已經毀在自己手中,只剩下《道玄洞妙丹經》那么《御劍心經》哪里去了?茅屋也不大自己可是找遍了也沒有《御劍心經》的蹤跡。算了,想來是自己與兩大道書無緣吧!
放下心中的糾結之后,吳中生開始仔細思考筆記中所提到的煉器之術,他越看越是興奮,尤其是對于其中記載的儲物之術更是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根據筆記中的描述,修道之人大都有儲物神器,如袋,牌,指環等,要想煉制出具有儲物功能的寶物,需要先尋找一些珍貴的材料,并運用自身強大的神識操控三昧真火進行錘煉。當物品成型后,再將自己的神識注入其中,便可實現收取物品的目的,從而形成所謂的“介子納須彌”空間儲物的效果。
這種神奇的技藝讓吳中生驚嘆不已。可惜自己離修煉成三昧真火還差著太遠,對此奇物也只能暗自羨慕。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研究這門獨特的煉器之術,說不定有朝一日能夠煉制,到那時自己想去哪里也不用背個大包袝累贅了,那得多省事啊!
想著,不禁瞥了一眼左手食指上帶著的指環,心想這要是空間指環該有多好啊!心中想著,神識不自覺的就侵入指環之中。
“咦?"心神侵入指環,吳中生立刻就感到不對了,指環內部是空的,里面放著一些零散的東西。“這…這…這就是空間指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