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八點吳中生和胡二叔來到奇寶齋門口。嚇了吳中生一跳,門口大大小小站了五六個。
郭大爺上前一步,對吳中生和胡援朝欠意的說道:“兩位爺們,不好意思啊!家人怕我年齡大非要陪我前來。您二位多擔待。”
聽到不是反悔,吳中生也是無所謂,人多更好,數錢快。
果然當吳中生掏出三十九捆十元人民幣后,郭老人一家六口除了兩個小的外是齊齊上陣,十五六分鐘后,點好錢,郭老人裝在一個自己帶來的大袋子里,和兒子,兒媳一塊坐上吉普車奔房產所而去。
有京城及時雨胡二叔在,一切地方都是綠燈,十點多一點,奇寶齋這個原店面產就劃歸吳中生名下。
送完郭老人三口,吳中生回到了店鋪,他先去附近的五金公司商店買了一把大鎖,然后將原來的破舊鎖頭換下來。這樣一來,他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做完這些,吳中生決定再仔細檢查一下這個即將屬于他的地方。
前前后后,吳中生在店鋪里又轉了一圈,他認真地觀察著每一個角落。經過一番巡視,他發現這所房子雖然整體框架還算堅固,但還是有一些小問題需要處理。例如,有些墻壁和天花板出現了裂縫或剝落現象,需要重新修補;還有些門窗需要更換或修理,以確保安全性和密封性。此外,院子里的房間屋頂瓦片有的也需要更換,省得雨季時漏雨。
接下來,他打算制定一個詳細的改裝計劃,逐步解決這些問題,并打造出一個理想中的店鋪與住宅地。
接下來兩天吳中生把需要改裝的地方一一標明并用畫圖顯示岀來。
這天上午,吳中生開著胡二叔的吉普車,來到一個四合院門口停下。車那是胡二叔看他比較忙,就留下給吳中生暫時先用著的。
吳中生拎著從稻香村買的點心,來到一個小院口門,拿起一個嶄新的銅門環在一扇綜紅色木門上扣動起來,“啪,啪啪”三聲響聲傳入院中。
“誰呀!您稍等。"話音剛落不久,大門吱嘎一聲打開,從里面走出一個四十上下的中年婦女。婦女上下打量著吳中生說道:“您找誰呀?"
“您好阿姨,請問這是雷振武雷師傅家嗎?"吳中生開口問道。
“啊,是的是的。您找當家的,快請進。"中年婦女向一邊讓開身趕忙往里讓人。
吳中生邁步進院,中年婦女掩上門,趕忙前面給吳中生帶路,往客廳走。
剛踏入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面黃楊木影壁,它以其獨特的存在吸引了吳中生的目光。影壁的底部雕刻著一群栩栩如生的蝙蝠,仿佛要從影壁中飛出來一般,生動得讓人不禁驚嘆工匠的技藝之精湛。
向上看去山腰緩坡上一群梅花鹿更是引人入勝,它們有的悠然自得地低頭吃草,有的仰頭長嘯,還有的回頭凝望,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仿佛在訴說著生命的故事。
影壁墻上方有一座山,山頂上長著一棵迎客松,它郁郁蔥蔥,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棵迎客松伸出一枝巨大的松枝,宛如一只手臂歡迎著客人的到來。松枝下方,有兩只仙鶴正在翩翩起舞,它們優雅的舞姿令人陶醉。南極仙翁則站在一旁,一手捧著一顆大壽桃,另一只手拄著拐杖,臉上掛著慈祥的笑容,瞇著眼看著來訪的客人。他那圓滾滾的大腦袋看起來十分可愛,讓人忍不住想要摸一摸。整幅畫面呈現出一種祥和、幸福的氛圍,仿佛在訴說著福祿壽三全的美好寓意。
中年婦女看吳中生打量著影壁畫面,開口說道:“這座影壁也是剛剛重新安裝不久,以前怕惹事,都是藏在自家地窖里,也就是這兩年平穩了才重新拿出來安裝。"
影壁,古稱蕭墻,就是禍起蕭墻的那個蕭墻。是中國傳統建筑中用于遮擋視線的墻壁。它的作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