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娜在明信片里提到自己在巴黎找克雷登斯,而奎妮在離開前說自己要去找蒂娜。
于是同樣要去找老婆的紐特和雅各布再次一起行動,而且還是連夜出發,這行動力簡直鄧布利多聽了傷心,忒休斯見了流淚。
鏡頭一轉,大家跟著蒂娜的腳步來到了一個馬戲團,在無數觀眾的圍觀下,噴火、煙花、舞蹈、異獸、載人泡泡等各種雜技層出不窮。
當看到馬戲團的帳篷里時,觀眾們的精神忍不住為之一振——
主要是發現了克雷登斯的蹤跡,和那名看上去我見猶憐的美麗小姐姐一點關系都沒有。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在馬戲團這種地方,一名美麗又憔悴的小姐姐……救風塵這種喜好其實放之全世界都是共通的。
然而克雷登斯剛一開口呼喚那名小姐姐,不少剛剛有些興奮起來的觀眾就忍不住再次精神一震。
“納吉尼?!”
還是那句話,會花大功夫和大價錢來看首映場的基本都是忠實粉絲或者電影愛好者,《大難不死的男孩》二刷三刷那都是基本操作。
所以剛一聽到這個名字,大家腦子里浮現出的就是伏地魔身邊的那條大蛇。
是巧合嗎?
是巧合吧!
雖然說同一個制作方出品的藝術作品當中按理說是不存在巧合而產生的名字重復,尤其是其中一方還有相當戲份的情況下,但這電影是以現實為主的……
如果現實中這位小姐姐的名字真的叫納吉尼,那么制作方也不會硬改她的名字吧?
然而現實毫無疑問是殘酷的,在接下來的馬戲團表演中,大家不得不親眼看到剛才美麗動人的小姐姐變成了大家剛剛才聯想到的大蛇——她是一名血咒獸人。
!??!
雖然說歐美這邊號稱開放,但實際情況懂的都懂,相比起有許仙、寧采臣等前賢的華夏還是跟不上版本的,剛才的旖旎幻象甚至沒來得及進入正題就被無情地打碎。
一時間,不少觀眾心里都涌起了怒火,但又不方便宣之于口,于是只能化作遷怒。
那么目前電影中最適合遷怒的對象是誰呢?
當然是那個馬戲團團長!
壓榨馬戲團里的員工,欺負克雷登斯,一看他這副樣子就不是什么好人!
一時間,聲討馬戲團團長的話語在放映廳各處響起。
而克雷登斯顯然也不是會一直忍受欺辱的人,或許他曾經是,但當他體內出現默默然,甚至他能夠控制自己體內的默默然之后,他就不可能再變回從前那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克雷登斯了。
之前沒有反抗,大概是因為克雷登斯有自己的目的在,而從他之前和納吉尼的交談中觀眾們知道他們已經計劃好要離開馬戲團了。
猝不及防被納吉尼突臉咬了一口的馬戲團團長直接倒地不起,克雷登斯趁機放出了那些被關著的神奇動物,整個馬戲團一下子陷入了混亂。
蒂娜也沒想到在她終于找到克雷登斯之后會發生這種意外,可找出去之后蒂娜已經完全找不到克雷登斯的蹤跡了。
現在距離當初紐約的事件已經過去了大半年,過去了這么久,克雷登斯雖然不知道經歷了什么,但顯然不會是之前那樣對巫師界一無所知,只會用一個默默然的狀態了。
無奈之下,蒂娜只好掉過頭去詢問馬戲團團長,看對方是否知道一些關于克雷登斯的消息。
或許是不想招惹麻煩,或許是想盡快離開,看到一副顯然不是普通觀眾模樣的蒂娜,已經打包好準備離開的馬戲團團長透露出一個情報:克雷登斯在打聽他母親的消息。
這一則情報堪稱關鍵,畢竟克雷登斯現在既然主動離開,說明他打聽到了什么,不難推測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