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公與皇后商議完畢后,步出皇宮的大門。
他目光一瞥,便見忠勇公已在馬車內等候。
文淵公登上馬車,吩咐車夫回府。
他轉向忠勇公,眼中帶著幾分疑惑:“究竟是何事?你何以在此等候?”
忠勇公面帶心虛,支吾道:“我……我只是去御書房,想尋個由頭絆住皇上,免得他前往智海樓找那華月。”
文淵公看出他神色有異,好奇地問道:“你可是用了什么不妥當的法子?何以如此心虛?”
忠勇公辯解道:“我能有何不妥?不過是推薦了慧妍公主負責此次女子智海樓的考核而已。”
文淵公聞言,大吃一驚,不解地問道:“什么?你怎會推薦慧妍負責此事?這究竟是何緣故?”
忠勇公苦笑一聲,道:“我也不知怎的,事情就發展成了這樣。如今我已被指派輔佐慧妍公主完成此任。好在九公主的提議下,皇上并未出宮。”
文淵公輕嘆一聲,安慰道:“罷了,讓女子參加考核不過是權宜之計。想來參與的女子寥寥無幾,在眾多學子中,她們也難有出頭之日。”
忠勇公卻有些猶豫地說:“但慧妍公主似乎對此事頗為上心,態度認真。”
文淵公不以為意地搖了搖頭:“慧妍首次擔此重任,自然格外用心。有你在旁輔佐,我也放心。眼下,我們更需關注的是那個華月的事情。”
忠勇公在馬車內等待時,已收到探子的匯報。
他詳細敘述了情況:“華月乃一小官之女,其父任期已滿,現下調回皇城。不久前,他們一家才回到皇城。華月自幼聰慧好學,學識淵博。此次聽聞智海樓考核,便偷偷男扮女裝報名參加。在智海樓時,她也常去茶館聽學子辯論。就目前查探的情況來看,并未發現異常之處。”
文淵公皺眉問道:“麗貴妃名為月華,這個華月真的只是巧合?”
忠勇公嘆了口氣:“我特意讓探子去打聽了,這個名字她自小就叫,似乎并無他意。”
文淵公不相信這只是巧合,但目前沒有發現什么破綻。
忠勇公憂心忡忡地說:“皇上往日常去茶樓聆聽學子辯論,已成慣例。今日雖被我們阻止,但明日他仍可能前往。難道我們真要綁走那個華月嗎?”
文淵公搖了搖頭,否定道:“不妥,皇上或許已暗中派人保護她。我們貿然出手,只會造成君臣反目,得不償失。”
忠勇公腦海中浮現出趙小詩那乖巧的模樣,他忽然提議道:“如今九公主常伴皇上左右,她機智過人。或許,我們可以請她想想辦法?”
文淵公聞言,回想起慈惠皇后的建議,點了點頭:“皇后也提及過,九公主身份特殊,皇上或許能聽進她的勸告。”
然而,隔天便傳來驚人消息。
東明帝竟在智海樓帶回一名女子,并將其安置在寢宮旁的偏殿中,外人不得相見。
每日,東明帝與九公主都會前往偏殿,與這名女子共進晚膳。
此事迅速成為眾人熱議的焦點,大家紛紛打探消息,想要了解這名女子的來歷。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這名女子入宮后,東明帝竟下令解除了莊貴妃的禁閉,讓她恢復了自由。
這一連串的事件再次引發了軒然大波,眾人議論紛紛,猜測不已。
緊接著,皇上又下旨,將五位皇子恢復了權力與職位。
這引起了朝臣的議論,覺得皇上的行事似乎和以往不同。
大皇子的府邸內,五位皇子齊聚一堂。
大皇子面帶憂慮,開口道:“父皇近日的舉止與往常大相徑庭,你們覺得是否有什么異常之處?”
四皇子卻顯得頗為輕松,他擺了擺手說:“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