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滋味,由于難舍難分,范蠡又有意拖延,送親竟然送了一年多。
等他們走到現今嘉興縣南一百里的時候,西施生的兒子已經能牙牙學語了。
我得知后,表示大為震驚!記得史書中,還有后人在那里建造了一個“語兒亭”,用來紀念西施和范蠡的愛情結晶。
西施字里行間都是幸福。
范蠡向我許諾,等吳國滅亡后,一定會娶我為妻,我們一起隱居山野,過著閑云野鶴的日子,終老一生。
我回想起史書上范蠡滅掉吳國后的結局,被越王任命為上將軍,統領國家軍事命脈,可以說是位高權重,權傾朝野了。
然而他卻在這時急流勇退,舍去榮華富貴,告老還鄉,永不回都。
或許范蠡真的沒有騙西施,愿意為她放棄權勢富貴。
吳王見了西施的容貌,很是喜歡,然而大夫伍子胥卻認為這是美人計,吳王充耳不聞。
西施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她使出渾身解數,討得吳王歡心,儼然成了寵妃。
吳王為她建造館娃宮、修建玩花池、玩月池、吳王井、琴臺、還有采香徑等。
我看到西施每日發在群里的消息,不由得感嘆寵妃的生活是真好啊!
吳王將心思都放在了西施身上,因此荒廢了國事,越王那邊已經開始下套了。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后面更精彩!
越王稱自己的國家連年受災,百姓無糧可食用,想購買吳國的糧食,致使吳國的存糧銳減。
次年,越國的糧食豐收了,用蒸熟的種子進獻給吳國,還對吳王說越國的土地肥沃,種子優良。
吳王信以為真,結果到了秋天,吳國顆粒無收,國民鬧起了饑荒,越王趁虛而入,率軍攻入了吳國都城。
群里的消息都是不免唏噓,越國當真是打了手好牌!手段雖然卑鄙,但著實有效。
吳王走投無路,在圣胥山上揮劍自刎!
西施發出的消息尤為醒目。
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不知道范蠡會不會接受現在的我......
西施有些不確定,其他嬪妃開始安慰鼓勵她。
呂雉:你這么好的女子,哪個男子會不喜歡?女子生存本就艱難,一定要抓住幸福的機會!
范蠡找到了西施,給她改了名字,將她帶回了越國娶為妻子。
吳國滅亡后,民間對西施的評價毀譽參半,唐代羅隱曾題詩: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王朝更替,怎能完全由一個女人而決定?
商朝滅亡不全是妲己的責任,還有紂王昏庸無道。
吳國滅亡也不全是西施的責任,還有吳王自己貪戀美色所導致。
群里都在詢問西施的近況,我也一直盯著手機屏幕。
西施:范蠡待我極好,我又為他生了兩個孩子,他現在位高權重,打算急流勇退,帶我隱居鄉野。
我記得,范蠡曾給他的朋友文種寫過一封信,信上說:飛鳥都已經不知了去向,弓箭還留著干嘛?肯定是要收起來。
狡兔都已經死了,獵狗還留著干嘛?還不如趕緊烹煮吃了。
狡兔死,走狗烹,由此可見范蠡的智慧,西施貌美聰明,勇敢堅韌,兩人的確是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