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都該有這個本事。
可是,說出這話的人,是個乳臭未干的小娃娃。
說完之后,貝婧初停住了。
尤夫子贊同:“好好好,殿下小小年紀,有這般見解,實屬難得,但......”
但只是這樣的本事,還不足以進博堂。
貝婧初不好意思地微微點頭致歉:“我還沒說完,但是說了這么多話,學生有些渴了,能否讓我喝口水?”
夫子們這才想到,自己太粗心了,人家還是個孩子呢。
“喝吧喝吧。”
小孩走到桌子前,端起給她準備的茶水喝了起來。
那杯子對她來說都大了,要兩只小手捧著才行。
就這樣,看起來她捧得還是很吃力。
當然,這一切只是不了解貝婧初牛勁的夫子們的錯覺。
小孩喝完了水,繼續說自己的見解。
“任何的改革都會引起動蕩,只說或大或小,然,關中平原一帶,許多人被下獄。”
“全局性的改革,空有法令,就只是空殼子,沒有緊隨法令而來的規劃和執行,大規模的改革,勢必會讓王朝動亂。”
“而莽當初上位,也是因為地方大族的默許,莽卻改革,破壞了豪強的利益。”
“本意是為民計,但壓不住大族。”
“他的新政,是沒有實力做保的。”
“而當時,外敵與中原的矛盾愈演愈烈,他只能放棄內憂,以保外患不擾。”
“先不談那些新政,對國庫有無實質的作用。”
“只說,若要推行新政,先要看是否有足夠的實力保障,和那些因新政而損失利益的人對上,有沒有足夠的勝算,規劃和執行力也必須跟上。”
“這便是,吾所悟。”
最后一句話音落下,貝婧初發現茶室里分外安靜。
啊,這熟悉的情景。
以前她在御書房里旁聽阿耶議政的時候,說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御書房里就是這個氣氛。
現在好多了,那些臣子已經習慣了,不會再因她說出自己的想法后一驚一乍的,用一種看奇葩的眼神來看她了。
但是!
但是這些夫子的眼神,又讓她夢回當年。
不是,她說什么了?
你們這是什么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