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先是去書鋪買了一整套往年的試題,都是蘇清堯當主考官期間出的。
考生提前研究主考官的喜好,素來是慣例,書鋪為了掙錢,自然也會大量印刷售賣。
回到縣館后,杜若便把扁豆豆打發走了。
然后進了江湛跟江夫子住的那間房,攤開試題卷,仔細研讀起來。
第一題是這樣的。
“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噗,杜若笑了,她就知道逃不了雞兔同籠。
這種題型倒是不難,解個方程就完了。
再往下看。
“巍巍古寺在山中,不知寺內幾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恰合用盡不差爭。三人共食一碗飯,四人共嘗一碗羹。請問先生能算者,寺內幾多僧?”
意思也就是,3個和尚合吃一碗飯,4個和尚合分一碗湯,一共用了364只碗。求問寺里有多少個和尚。
這道題比上面難點兒,但也還行。
接著往下看。
“波平如鏡一湖面,3尺高處出紅蓮。亭亭多姿湖中立,突逢狂風吹一邊。離開原地6尺遠,花貼湖面像睡蓮,求湖水在此深若干尺?”
幾何題,不錯哦,更難了。
需要結合方程跟勾股定理一起整。
等把一溜兒試題都看完,杜若心里也大致有了個譜兒,比她想象中難度要大一點,看來那位蘇知府在算學方面確實有兩把刷子。
不過杜若前世怎么說也是學霸一枚,這種初中水平的數學題,對她來說還真不算什么。
“二弟,這些題你都會么?”杜若問。
“大部分是會的,不過……”江湛頓了頓,“即使都會了用處也不大,據說蘇大人癡迷算學,而且性情古怪,每年都有一兩道題出人意表,難倒了很多人。”
這樣啊。
杜若摸了摸下巴,心中微動。
她把那些題型從前到后又認真捋了一遍,很快便得出了結論,“其實知識點翻來覆去就那幾個,只是換了一種說法而已。萬變不離其宗,咱們只要洞悉出題者的意圖,便能輕松解題了。”
江湛哦了聲,似懂非懂。
杜若讓他準備好紙筆,“這樣吧,這幾天我先把知識點都教給你,你好好地記清楚,到時候不管題怎么變,都不用怕。”
江湛眼睛亮了亮,剛想問她怎么會懂得這些,話到嘴邊又停住了。
有些事沒必要問得那么清楚,反正大嫂怎么都不會害他就是了。
杜若又轉向江夫子,“三叔,你也一塊兒聽聽。”
江夫子看著她,眼神復雜。
廚藝好,懂醫,會賺錢這些也就罷了,畢竟有的人就是天生聰慧,可如今竟連那么難的算學試題都能無師自通了?
這實在……有點詭異。
內心翻著驚濤駭浪,面上倒是絲毫不顯,只點點頭,言簡意賅。
“好。”
......
時間一晃而過,眨眼就到了府試那天。
還不到卯時,顏夫子就把所有考生都喊了起來,縣館收費是貴,服務倒確實不錯,也十分有經驗,早早地備好了可口的吃食。
飯后,考生們開始自查。
府試跟縣試的流程基本上差不多,不過只用考三場,頭兩場是一場考一天,早上進晚上出,不過夜。
最后一場是連考兩日,得在里面呆一晚。
而且規矩也比縣試更嚴格些,除了考引——也就是準考證,其它任何東西都不許帶。
杜若跟個管家婆一樣,先確認叔侄倆都揣好了各自的考引,然后遞給了他們一人一塊藍色小餅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