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理解一個人,那么怎么有資格評價他們?”。
林可悅的這些話語讓人期待掌聲。
因為她所說的正是劉海中應當面對的情況,只是他通常不愿深究。
在諸如劉海中和其他如許大茂的言辭背后,林可悅往往保持了容忍的心態,因為她是一位行動型的人——言語反撲雖有效但會耗費她的舌力。
而現在聽到這些話,陳木深覺暢快無比。
“太準確了!”陳木欣賞地看著林可悅,“你說得太對了。
”
接著,他又略顯歉意地回頭看著她。
“真的很抱歉,林先生,我不愿意看到事情演變成這樣的樣子,但事已如此,也只能盡力解決。
”
“下次,我會請你好餐,并親自道歉……”
甚至于在林老爺子的面前提前許諾。
這一次,她根本就沒考慮過林老爹的意見。
這導致聽此話語的林老爹更加生氣:“你是在和我說話嗎?你想清楚了沒?”
林家長輩一面說著話,一面用手上的拐杖狠狠敲擊著地面,發出了啪啪啪的聲音。
“這件事中你是哪里搞錯了?為何要道歉賠禮?”
“這明明是我領回來的朋友嘛,爸身為您的孩子,把您認為不錯的朋友送回家去了。
這種做法難道不是您對他的贊許?這是對您朋友的稱贊嗎?”
林家長輩原本怒斥一席話語后,估計氣會慢慢平復。
沒想到,此刻的林婉怡偏偏要將這口氣再次點著。
她轉身反問。
“可您回想一下,送陳先生回去的理由,真的只是因為我們的相互認同嗎?”
“還是您想利用我不在時的機會,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去考察陳先生的能力與為人是嗎?同時給他一個下馬威。
父親啊,您的這種行為阻礙了我結交新的朋友。
我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我著想,但請您想想,這樣只會讓我們越來越遠離交友的道路。
”
"與我相識的每一個人都被你調查得詳詳細細,父親,我理解您這樣做的動機,但如果他們確實是些品行不佳的人,那就認了吧;然而,你懷疑了陳先生是什么情況?”
"畢竟陳先生已經得到長輩的贊可了,父親,你可以挑剔我的眼光。
可是連長輩都對他的評價有所認同,難道您連這點也不相信了嗎?”
“您忘了么?父親,你之所以能在外打拼并開創茶葉生意,也是有長輩的助力和建議的。
”
"這就是您感恩的方式來對待他?”
林婉怡把能講的不能講的全都說了一遍。
這也讓陳師傅發現,這段對話包含了許多關鍵細節。
原來這個林家長者,和家具店店主之間,有某種深層關聯。
也許并非親戚,只是曾經通過這位老板與林家長者的事務牽連。
所以他們很可能并非真正的親屬關系。
又考慮到現在的場景,可以明白,這位林家長者的商業成就,部分歸功于當年林婉怡那個長輩所提供的幫助與建議。
由此看來,自己似乎找到了正確的聯系對象嗎?
但正當陳師傅深入思考的時候,他露出一絲笑容,并且走向前去。
“林伯父,林*,我恐怕我們存在一些誤會吧?”
“對于之前的話題,我覺得在這段時間我應當給予一些說明。
”
"李老爺,我和李 ** 的相遇完全是個意外的邂逅,并非您可能想象的那種刻意的引入,雖然確是由中間人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