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國正式入職606所之后,也是對已經拿到的所有關于p-11φ-300發動機的文件進行了通讀。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唐忠國就發現這款發動機毛病實在是太多,怪不得現在都已經一比一復制出來一架原型機了之后,實驗過程中問題頻發,還真不是工藝的問題,而是最開始的設計就有不少的毛病。
畢竟這架試驗機的原料和設備還都是蘇聯方面提供的,再加上410廠高工的手藝,按照道理來說,這架發動機應該不存在什么故障的,但是在實驗的過程中,不僅壓氣機葉片和渦輪葉片出現了各種斷裂,連主軸都有毛病,經常會卡動,這要是發動機運行半道主軸卡死的話,燃燒室噴油不停,很容易就會導致火焰和燃油被憋在發動機內部,造成殉爆,606所就炸了一架試驗用的原型機,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唐忠國當然不能上來就重新設計一個全新的發動機,而是對原本發動機的細節進行了修改,畢竟蘇聯的原型設計毛病太多了,他需要重新對蘇聯的原型發動機資料進行計算,計算量相當的大,也就是他方丈空間里面的昆吾號上面有一臺相當于超算的煉金智腦,否則純手算,唐忠國要用去最少半年的時間,他立下的軍令狀基本上也不太可能完成了!
重新改進的設計并沒有動大體結構,畢竟軸流式的雙轉子渦噴發動機對現在國內的制造水平來說難度不算太大,3級低壓壓氣機和3級高壓壓氣機,采用10個火焰筒五段氣膜冷卻的環管式燃燒室,軸流式高低壓渦輪各1級,帶有v型火焰穩定器和335孔注油孔的加力燃燒室,全機械控制。
其實,唐忠國在計算的時候,還是想多加上兩級的高壓壓氣機葉輪的,但是后來他放棄了,如果要是多加葉輪的話,后面的燃燒室和渦輪都要重新改,沒準發動機的整體長度就有可能超標了,到時候想塞進殲7的集體里面就基本不可能了。
所以,他在渦噴7設計里面動的最多的方式,就是發動機啟動方式,原本的直噴模式實在太費油了,再加上渦噴發動機原本的工作模式之后,這渦噴7就純粹是在喝油,估計滿勤訓練一次大幾千快的燃油就燒掉了,所以唐忠國把燃燒室和加力燃燒室的噴油孔和噴油節奏做了很大的優化,這樣噴出來的燃油霧化程度會很高,燃燒效率也會高不少,也會相應的節省不少的油。
唐忠國改進的圖紙出來了之后,劉所長找了組里面的研究員進行了深度的討論,最后決定直接試制一臺,不過,這次試制發動機,唐忠國和組里面的所有人都會全程參與,畢竟單單設計根本就不能夠想象到與實際制造的差距,了解一線工藝也是必要的工作。
這臺發動機的試制工作足足用了兩個多月,其中最主要的難題就是在制造壓機器和渦輪的葉片上的,原本的葉片和葉輪的鉸接結構被唐忠國換成了榫接結構,工藝難度直線上升,也就410廠的工人和工程師們不嫌麻煩,一點一點的改進工藝,耗費了足足20天的時間,才在唐忠國的指揮下把合規的葉片拿了出來。
這兩個月的功夫,410廠的工人也徹底對唐忠國這個小年輕五體投地了,不是因為他能夠設計并且指導生產一臺渦噴7,而是他幫助410廠里面,把以前的渦噴6發動機的工藝進行的優化,使得現在的新版的渦噴6首翻周期和全壽命都有了飛躍的提升,甚至性能都變得非常的恐怖,原本的渦噴6最大推力也就是29.5KN,現在的最大推力已經達到了32.5KN,加力推力達到了40.2KN,推重比也已經超過的7,全壽命甚至達到了1200小時,最重要的是成本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一點。
新版的渦噴6被空軍試用之后發現,殲6和強5的性能因為發動機的提升,有了質的提升,相應速度更快了,作戰距離更大了,原本殲6的實用升限和最大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