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了建馬力量的保護,唐忠國還是直接封禁了自己的五感六識,他可從來都不是一個頭鐵的人。
按照剛才看到冥想球里面的密室結構,唐忠國不費吹灰之力的就摸到了軒轅劍的位置。
軒轅劍被供奉在一個劍架上面,同時也好好的被收納在劍鞘里面。
對,你沒有看錯,軒轅劍是有劍鞘的。
不過,這把劍鞘并不是軒轅氏黃帝制作的,而是禹皇為了收束軒轅劍本身的威勢而制造的,也可以稱之為夏后鞘,因為禹皇的部落為夏后氏!
因此,劍身加上劍鞘在一起,也被統(tǒng)稱為軒轅夏后劍,為華夏民族第一圣道之劍。
之前,唐忠國在冥想球里面也是看到了軒轅夏后劍的造型。
劍身長9尺,寬5寸,正面雕刻著中天星圖,背面則雕刻著千里江山的景象。
劍柄長3尺,寬1寸,橫截面為矩形,正面和背面都鐫刻著密密麻麻的甲骨文,應該就是農(nóng)田畜牧之術和平定四海之策。
全長達到了1丈2尺,也就是整整四米,可想而知,當時黃帝時期的太古先民身高到底有多高了,要知道,這把劍并不是單純用來祭祀的圣劍,而是被黃帝拿上過戰(zhàn)場的一柄雙手大劍。
能雙手揮得起4米長的雙手劍的人,身高最起碼不能低于五米,否則別說用它來跟人砍殺了,連揮起來都能被慣性帶走的。
不過,這把劍有著大小如意的功能,唐忠國雙手握住了劍柄之后,軒轅夏后劍就自動的開始縮小配合唐忠國的使用習慣。
唐忠國現(xiàn)在身高是192cm,軒轅夏后劍也是主動縮到了大概175cm左右的長短,正好能夠讓他能輕松揮舞起來。
當然,不是拿到軒轅夏后劍就結束了。
這個密室不僅是存放軒轅夏后劍的儲藏間,還是整個圓心城的防御中樞,整個圓心城的防御系統(tǒng)都是直接抽取著軒轅夏后劍的力量。
如果,唐忠國不把這些抽取力量的鏈接截斷的話,軒轅夏后劍都拿不出圓心城的范圍。
抽取力量用的就是原始的風水之術。
其實,風水術很早就有了,在九天玄女給黃帝軒轅氏傳經(jīng)的時候,也把風水的概念傳給了黃帝,這也就是后來所謂的《黃帝二宅經(jīng)》的由來。
現(xiàn)存的《黃帝二宅經(jīng)》都是后代借黃帝之名附會的,不過黃帝本身也是有自己的宅經(jīng)的,完全脫胎于玄女傳下來的數(shù)術的,這個東西建馬不要太熟悉。
他算是跟黃帝一前一后的人,黃帝去世后,建馬也就誕生了,因此黃帝留下的不少文字記錄,建馬這種跟人族關系非常好的神獸,都是拜讀過的。
畢竟,黃帝的功績不僅在人族范圍內(nèi)傳頌,在獸族范圍內(nèi)名聲也不小的。
黃帝根據(jù)《龍甲神章》的內(nèi)容而寫出來的二經(jīng)為《宅經(jīng)》和《陣經(jīng)》,《宅經(jīng)》用在防御上面,而《陣經(jīng)》用在對敵排兵布陣上面,這二經(jīng)里面的內(nèi)容也多是利用特殊的布局來引動天地自然的能量,雖然看上去手段比較粗糙,但是跟古代魔法一樣,威力恐怖!
建馬也是按圖索驥,找到了幾個氣局的節(jié)點,讓唐忠國直接用手里面的軒轅夏后劍破掉。
陸續(xù)破掉了二十多個氣局節(jié)點,整個圓心城的防御系統(tǒng)也是直接被摧毀了,防御系統(tǒng)跟軒轅夏后劍的鏈接也是徹底的斷掉了。
做完這些之后,唐忠國也是從方丈空間里面拿出來了一個金屬大棺材,把四兇的遺骸全部裝了進去,并且把軒轅夏后劍重新插入了鞘中,背在了身后。
值得一說的事,軒轅夏后劍根本就放不到方丈空間里面去,并不是軒轅夏后劍在排斥,而是完全沒有任何反應,就是放不進去。
根據(jù)建馬的猜測,想要讓軒轅夏后劍轉移到別的空間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