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是岳飛,你是石信。宋朝需要岳飛這樣的良將,同樣也需要你,石信。”
趙匡胤說著,輕輕拍了拍石信的肩膀,以示鼓勵。
在岳飛勢如破竹的攻勢下,金軍漸漸疲于應對。即便完顏阿骨打英勇過人,卻也仍舊不是岳飛的敵手。
戰斗落幕之際,完顏阿骨打匆匆返回住所,連脫下戰甲的工夫都顧不上。他沉重地坐在主位上,臉色鐵青。
“糟糕,這些士兵究竟從何而來?難道是宋朝追加給岳飛的援軍?”
眼下的形勢對完顏阿骨打而言,岳飛的威脅之外,更增添了十萬宋軍突如其來的壓力。
這十萬宋軍實力雄厚,他們的出現讓完顏阿骨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動。
無論完顏阿骨打如何冥思苦想,都無法想出這些士兵的來源。
然而,現實是開封正面臨著巨大威脅,完顏阿骨打對自己能否守住這座城市缺乏信心。
一旦城池失守,城內金兵的命運可想而知。
完顏阿骨打焦慮地尋求一個能擊退敵人的戰略,但無論怎樣思索,都找不到破解之策。
岳飛攻勢猛烈,不耍任何詭計,直接對決。
若對手靜觀其變,又怎能打破僵局?無奈之下,完顏阿骨打只能選擇與岳飛正面對決。
問題是,完顏阿骨打深知自己無法在正面戰斗中戰勝岳飛。
這是一場力量的對決,并非僅靠思考就能解決的問題。
束手無策之下,完顏阿骨打的臉色變得更加陰沉。就在這緊要關頭,一名謀士從下首站起,發言道:
面對困境,完顏阿骨打的眉頭緊鎖,臉色愈發陰沉烏云密布的天空。這關鍵時刻,一位謀士下方座位上站了出來,沉默。
“主公,并非無路可走。”聲音在寧靜的大廳回蕩。
“請言。”
完顏阿骨打沉的嗓音中透露出一期待。
“我們可以向宋朝和解。我相信,面對當前局勢,宋朝的皇帝和朝臣們會視此求之不得的機會。如此我們便能爭取到寶貴的時間直到我們的軍隊集結完畢,岳飛撤退。”
和談如同破曉的曙光,讓完顏阿骨打閃過一絲希望。他忘記了這一手段,而是在之前的中,每當金朝伸和解之手,宋朝總是欣接受。
歷史的經驗告訴他,策略極有可能成功。顏阿骨打心中的疑散去,他迅速作出了,宋朝皇帝定會樂于和談的提議——畢竟金朝的和談請求歷來視作上天恩賜良機。
心中已有定,完顏阿骨打筆寫信,信使隨即派出城外,帶著和平愿望踏上了通往宋朝的路。這封信將直接送達飛之手,而根據他對飛的了解,即使岳心中不愿,他也必定會將件平安送達宋朝皇帝面前
至于岳飛是否會秘密扣這封信——這樣的想法根本,因為那等同于自己的國家。岳飛,勇猛善戰的將領,心中有一百個不愿意,定會遵從皇命引領他的軍隊撤退。
完阿骨打心中描繪著飛撤退的場景,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微笑岳飛啊岳飛,雖然戰場無敵,但最終遵從宋朝的命令,避三舍。
然而,未曾料到,在這岳看似平靜的軍營之中隱藏著一個連他都無法預料變量。
---
岳飛手中接過和平信,看后不屑地說:“他們又來了,金狗總是在打不過求和。大哥,我們現在怎么辦?”
過去自然是得上報朝廷,但現在聽楊再的話,岳飛平靜地說:“去告訴,讓他決定。”
岳飛所說的皇帝,并非趙構,而是趙匡胤。岳飛提到的皇帝不是趙構,而是趙匡胤。
將信交給趙匡胤,無疑是希望趙匡胤能做決定,而且岳飛心中還有另一番考量。
他想看看面對金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