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心中都充滿了困惑。耿景隆被認為是一個無能的皇帝,但耿子卻是一位強大的侯爵。莊山帝會傾向于選擇哪一個?
在他們的推測愈發(fā)狂熱時,一群人突然起身。
太子的妃子徐氏,即徐太后,激動地指責道:“陛下,建文帝的繼位問題已足夠復雜,他犯錯在所難免。請對他施以寬容。他畢竟還只是一個孩子!”
朱元璋似乎猛地意識到了某個問題,他自言自語道:“沒錯,他還只是個孩子。”徐太后聽到這句話,誤以為莊山帝仍然偏愛建文,心中頓時充滿了歡喜。然而,緊接著朱元璋又說道:“皇位的繼承人能是個孩子嗎?”
建文和太子的妃子瞬間臉色變得蒼白。顯然,朱元璋對建文的表現(xiàn)并不滿意。太子的妃子結結巴巴地想要辯解,卻只能說出一個“這……”字。
朱元璋并未等待他們做出回應,便轉(zhuǎn)向了仍在哭泣的耿子,質(zhì)問道:“你們?yōu)楹稳绱藨嵟薜锰毂赖亓眩渴窍虢璐税l(fā)動政變嗎?
關于繼位者的選擇,我們心中已有定奪。你們無需多言。若是你們再如此虛偽矯情,那便都回到豐蔭林去,安心照顧你們的樹木吧。”
在場的人們紛紛擦干了眼淚,站起身來,選擇了沉默。
朱元璋并未采納建文的建議,也未流露出對朱棣的偏愛。他的心思成謎,無人能猜透。
然而,建文留意到了墻上的字跡,他的心情隨之沉重下來。作為皇帝身邊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更懂得朱元璋的內(nèi)心。這位曾對他充滿慈愛的皇帝未能支持他,這一事實無疑表明了他的偏向——偏向朱棣。
讓我們一窺朱元璋所撰寫的“御制碑文”。其中,他提到了“尋親無果”和“心潮澎湃”。正如每個人的性格都充滿復雜性,朱元璋亦是如此。
在其童年時期,他曾差點摧毀整個家庭,目睹父母饑餓而亡,因此他對家庭關系異常看重。同時,他對晚年孤獨充滿恐懼。
正是因此,他推行了一項殘酷的制度——殉葬。盡管他知曉這將招致批評,但他對此卻感到莫大的安慰。這項制度在近一千個月前已被廢除,然而在明朝,它卻再度重現(xiàn)。
據(jù)傳,只有少數(shù)宮女和妃嬪被強制殉葬。
此后的皇帝們亦紛紛效仿,安排人員作為犧牲。傳聞在科舉考試期間,挑選妃嬪之際,鄉(xiāng)村家庭會急切地將女兒嫁出去。
人們對于兒子在宮中可能的苦難和磨難深感恐懼,因此他們急忙在兒子被選為妃嬪之前,就將他們嫁出去。
這種殘酷的做法一直延續(xù)至明朝英宗時期才被正式廢除。
在電視屏幕上,一段剪輯的電視劇場景播放著。畫面中,妃嬪們吊在天花板上,已經(jīng)氣絕身亡。這一幕陰森恐怖,宛如鬼魅,堪比恐怖電影中的驚悚畫面。
周圍的仆人們驚恐地尖叫著:“奶奶去了!”
與此同時,屏幕上涌現(xiàn)出評論,觀眾們紛紛表示“太可怕了”、“我從未想過朱七七會是這樣的”、“真是令人作嘔”。
朱元璋望著這些評論,臉上露出了復雜的表情。雖然這些年輕的妃嬪失去生命確實令人悲哀,但一想到這些年輕的生命將陪伴他前往另一個世界,作為一位皇帝,他心中不禁涌起了一絲苦澀中的甜蜜。
畢竟,能夠安葬于皇陵的人寥寥無幾。
這乃是一份不能輕易拒絕的至高榮譽……
朱元璋目視屏幕上那些充滿侮辱的評論,他原本堅定的意志開始出現(xiàn)了動搖。他真的應該恢復殉葬這一殘酷的習俗嗎?
[總之,朱元璋是一位充滿復雜性的統(tǒng)治者,他的行為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今天的視頻就到此結束,我們將在下一集中再次與您相見。]
隨著天籟之音的漸漸淡去,屏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