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的孩子們在長輩的安慰下,心情逐漸舒緩,開始思索未來的對策?!拔覀兙烤乖撊绾螒獙Γ咳暨x擇投降叛軍,無疑風險重重?!?
崔家的家主沉吟片刻,信心滿滿地說:“既然我們早已預見到這一幕,此事便不足為慮。你們無需過多擔心,我已有妥善的安排。”
他心中暗自思忖,回想安祿山之亂時,大唐的國運尚未走到盡頭。唐玄宗歸來后,那些向安祿山投降的臣子反而遭到了懲罰。
然而,如今天空已經發出預言,指出大唐的衰落不可避免,國運已從大唐轉移至其他勢力。在這種情況下,尋找一位合適的統治者,以保證家族的持續繁榮,變得至關重要。
至于所謂的投降等同于背叛——他冷哼一聲,歷史告訴他,歐陽家族憑借叛亂建立了晉朝,梅家族在隋朝的建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而李家族更是建立了唐朝。忠誠與否,歷史往往給出的是復雜的答案。
在大戶人家的眼中,尤其是像崔家和盧家這樣的世家大族,李家族并非他們的主導,而是與他們平等的伙伴,忠誠自然無從談起。
所謂的家族,首先考慮的總是家族的利益至上。
舉例來說,唐武宗曾試圖通過婚姻聯盟來拉攏崔家和盧家,卻遭到了拒絕,這讓他感到極為失望,甚至哀怨地說:“在平民階層,婚姻是不受官職或地位限制的。作為帝王之子,我難道不能與崔家和盧家比肩而立嗎?”
此外,唐朝的權威已經日漸式微,唐僖宗并非唐太宗那樣的英明皇帝,對世家大族的控制力微乎其微。區區家族的恩惠承諾,便能輕易讓唐僖宗屈服;一旦撤回,便可能導致他的政權崩潰。
許多如崔家這樣的家族首領開始重新評估局勢,思考如何打破傳統的成見,轉而投資黃巢這位鹽商。然而,天空的預言改變了他們的計劃。
葉鋒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宋太祖趙匡胤曾宣稱‘我與民同天’,那么,宋代的皇帝,以及包括隋唐在內的前朝皇帝,他們與誰同天呢?答案是大戶人家。
這些在華泉之下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他們在地方上有著幾乎與皇帝等同的權勢,因此他們并不關心誰坐在皇宮的龍椅上。當黃巢發起起義時,他們能夠保持相對的平靜。
唯有贏得大戶人家的支持,皇帝才能夠確保自己的王位穩固。即便是以嚴厲著稱的李克,也頒布了這樣的詔令:‘不得欺凌小戶,應當關照大戶?!?
他們以為黃巢同樣物資匱乏,但黃巢很快就揭穿了他們的天真。
在大唐的鼎盛時期,世家大族主要盤踞在首都長安和洛陽。然而,當黃巢攻克這兩座繁華之城時,他并未對大戶人家曲意逢迎。相反,他將他們視作提款機,每當軍需物資短缺時便洗劫一空。
世家大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
皇帝不得不悉心討好四大家族和六大家族,但黃巢的破壞力卻讓許多人得以幸免于難。
這些言論激起了唐朝世家大族的憤怒與憤慨。
崔家的家主緊握牙關,沮喪至極,甚至砸碎了手中的咖啡杯:“竟敢如此,你這個小子!黃巢難道瘋了嗎?“”"即使是皇帝也要對崔家禮讓三分,黃巢又怎敢輕易觸犯崔家?
崔家的孩子們努力安撫家主的憤怒,試圖掩飾自己的恐懼:“家主,請您息怒。黃巢不過是個來自鄉下的粗人,他的見識有限,那些關于‘小鎮里的瘋水’的言論,不過是逞口舌之快,不足為信。他未能通過科舉,又豈能掀起大風大浪?”
他們的聲音逐漸提高,語氣中不自覺地流露出對自己的論點缺乏信心的跡象。
對于世家大族而言,科舉考試是他們晉升仕途的少數途徑之一,然而黃巢為何置若罔聞?
如果他換成黃巢,或許他會說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