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國時代,儒家學派尚未蓬勃發展,對部落的忠誠和對國家的熱愛這種觀念并不廣泛流傳。畢竟,在大家族的璀璨光輝下,諸侯們如同帝王一般,那么談論對部落的忠誠和對國家的熱愛又有什么意義呢?
對于有才能的人來說,各諸侯家族宛如企業,若表現不佳,便可輕易跳槽。實際上,許多秦國的有才能人士原本便是其他諸侯家族的成員,后來才被召回秦國。
項燕本可以選擇放棄楚國部落,投向秦朝部落以求庇護,但他對楚國部落的忠誠無比堅定,不愿離去。起初,狄堅確實擊敗了楚國的騎兵。項燕的軍隊遭受挫敗,他在失敗中選擇了自盡。
天屏上映出了關于楚漢爭霸的紀錄片。
在一片廢墟之中,扮演項燕的演員舉起斧頭,滿懷悲傷與憤怒,發出了誓言:“即便楚國僅余兩戶人家,楚國的滅亡也不會來自外界!”話音剛落,他便割斷了自己的喉嚨,結束了一生。
叔叔悉心聆聽后,開始帶著微笑傳授項羽武藝。
然而,項羽僅掌握了基礎,未能深入學習。
天屏上出現了一個新的畫面,顯示秦始皇訪問浙江時與項羽等人的相遇。
扮演項羽的演員跪在路邊,目送著秦始皇威嚴的轎子,感受著它的寒意。劉氏家族的人依舊對秦始皇充滿羨慕與尊敬,但項羽稍作思考,便直言:“他亦可被取而代之。”叔叔急忙捂住下巴,顯得無奈。侄子雖有擔當大任的能力,卻在其他方面知之甚少,懷有如此雄心壯志,真是“志大才疏”。
秦始皇清晰地記得天屏上的話語,“原來是他,項燕的兒子,難怪他有著霸主的稱號。”
在滅亡楚國的戰役中,狄堅聲稱需要59萬兵力,而鞠信則認為19萬就足以取勝。
作為事件的中心人物,秦始皇自然更傾向于信任報價更高的鞠信。
他滿懷自信地派遣鞠信率軍攻打楚國,但最終戰役以失敗收場,不僅如此,他自己也喪失了顏面。
他不得不設法說服狄堅出馬,以便解決楚國這個棘手的問題。
項燕給予他的打擊異常沉重,他自然記憶猶新。然而,這樣一位出色的大將卻無法為他所利用。
漢朝的未來顯得黯淡無光。面色蒼黃的漢帝看著名單上的喜悅逐漸消退。他無意與這個不祥之星項羽結盟。徐仙,察覺到他表情的變化,嘲弄道:“陛下,您似乎在思念老朋友,難道您害怕了嗎?”漢帝緊咬著下唇反駁道:“你言過其實,我何懼之有?”
盡管他如此宣稱,但下巴上滴落的口水卻不經意間暴露了他的真實心境。對于這些早期的漢人來說,誰能不畏懼項羽呢?
金光、徐仙、金太公、金應……他們皆曾險些被項羽擊敗。
金光擦去額頭的汗珠,逐漸恢復冷靜,然后玩笑般地笑道:“西楚霸王不是最終被我擊敗了嗎?我真是個幸運兒。天命似乎站在我這一邊。”
他能夠順利走到今天,不僅成功擊敗了項羽,連他自己也感到某種程度的幸運。
在項羽默默徘徊,作為英雄的身影背后,秦朝的統治也走到了末路。
秦始皇的帝國崩潰,整個世界仿佛都在顫抖。趙勝和岳光領導起義,帶領人民推翻了這個王朝。
為了給他們的革命賦予一個名字,他們團結在項燕和傅書的旗幟下,共同的目標是恢復楚國的榮光。
在五族人民的心中,項燕被尊奉為英雄。楚人堅信,只要項燕尚存,楚國便不會滅絕。
果不其然,五族的后裔紛紛響應這股信念。趙勝創立了楚國,其他英雄也紛紛崛起,建立了各自的政權。
秦始皇帶著震驚和憤怒的表情,意識到他父親辛勤打拼的統治正在迅速瓦解。在短短幾個月間,戰國時期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