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回來后才得知劉備又來了一次,他覺得時機差不多了,再來一次就出山,拖延下去,他也怕給人家整的沒耐心了。
聽諸葛均說,劉備還去了陳家,諸葛亮也好奇,謙和兄是怎么看待劉備的。
陳家的院子里,陳曦懶洋洋的躺在那里,懷里抱著一直長不大的毛球,諸葛亮都見怪不怪了。
“怎么看?”陳曦說話的時候,望著天,一個眼神都沒給諸葛亮:“就那么看唄。”
“謙和兄,亮準備出山輔佐劉備了。”
“想去就去,還別說,挺適合你的,去了就能得到重用。”
“是,亮也是這么想的,只是...”諸葛亮有些糾結。
“有什么想說的,你就直說,我不喜歡磨嘰。”
“謙和兄大才,弟一向佩服的緊,兄之大才若不出山,豈不可惜?”
“啥意思?你覺得我有才?”
“謙和兄文韜武略俱佳,勝亮多矣。”
“那照你的說法,劉備要請你三次,你才肯出山,我這個比你還強的人才,他要請我多少次?”
“啊這...”
“劉備就來了一次,還是順道摟草打兔子來看看的,一點誠心都沒有,我憑什么出山幫他?”
諸葛亮說不出話來了,事實擺在眼前,確實是劉備誠意不夠,也是劉備并不了解內情。
劉備之所以那么看重諸葛亮,那是他之前造勢了,將自己的名聲宣揚了出去,可陳曦的名聲...知道的人并不多。
可以說,除了諸葛亮和諸葛均之外,外人對于陳曦的了解只有一個,能打,根本就沒人知道,陳曦居然還懂那么多。
眼看這個情況,陳曦是不可能加入劉備勢力了,諸葛亮還不放心,隱晦的問了一句:“謙和兄,莫非看好曹操乎?”
“你不就是想知道我會不會投奔他人嘛,真磨嘰。”
諸葛亮訕笑起來:“那謙和兄有什么想法嗎?”
“暫時沒有。”
“謙和兄連曹操都看不上?”諸葛亮不喜歡曹操的做派,也得承認,曹操的實力是真的強。
“不是我看不上人家,是人家未必看的上我啊。”陳曦打趣了一句:“船小好調頭,曹操那艘船太大了,很多事情,他都身不由己。”
“謙和兄莫非有什么亮不知道的消息?”
“該你知道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陳曦不說,諸葛亮也就不追問了。
也是陳曦沒法說,總不能說未來的事情吧。
曹操是個好老板,只要有才,在曹操那里就能得到重用,可后期的曹操也太過于多疑,再加上陳曦的出身,加入曹營晚了,想混出頭就難。
萬一曹操死的時候,陳曦都沒混出頭,等曹丕上臺,再搞出九品中正制來,那他就徹底廢廢。
沒有家世,不得重用,還得天天上班,這種日子哪有隱居來的舒服。
至于劉備,不是陳曦看不上劉備,而是不到時機。
諸葛亮為了成為劉備麾下第一人,一早就開始造勢,為的就是讓劉備重視。
沒道理諸葛亮想到的事情,陳曦想不到吧?
陳曦不需要造勢,他只需要拿捏住諸葛亮就足夠了。
其他人都在為諸葛亮造勢,等諸葛亮加入了劉備麾下,他自然會為陳曦造勢。
等著看吧,諸葛亮只要跟了劉備,第一時間想的就是怎么將陳曦給挖走,他會在劉備面前無限闡述陳曦的重要性。
那個時候,再看劉備的誠意,要是誠意夠了,陳曦也不介意出山,改變將來的荊州之變,否則他就隱居到底。
諸葛亮也看出來了,謙和兄不是不出山,他要看誠意,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