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測量土地,改革稅制,又從被抄家滅族的世族那里繳獲了大量的錢財,陳曦一下子變得有錢了。
有錢了自然就要花出去,活字印刷術和造紙術都給安排上,出書,大批量的印刷他早就準備好的基礎教材。
在陳曦這里,可沒有什么獨尊儒家的概念,正好一切都在破而后立,那就重新制定一套規矩吧。
如今是沒有科舉這個概念的,陳曦準備將科舉給搞出來,那科舉要考什么,還不是上面的一句話。
儒家經典要考,算學和工學也要考。
陳曦沒有歧視儒家的意思,儒學可以明理,這個肯定要學,但不能只學儒家這一套,算學和工學同樣重要。
偏科在荊州這里要不得。
義務學堂也開起來了,對適齡兒童普及教育,免費傳授知識,但不管飯。
任何荊州戶籍的居民,都可以給家里的孩子報名入學,學習好的,發獎學金,學習不好的,開除。
陳曦沒有在這個時代提升女權,讓女人也能入朝堂,這樣步子跨的太大,不好,他開設了女工學校。
這也算變相提升了女人的待遇,只要在女工學校學到相關技能,回家多少能賺到錢后,也不用擔心被男人苛待。
法律方面,陳曦也做出了一定的修改,沒有太過細致,卻也涵蓋了方方面面,主要是理念必須傳遞出去,依法治國。
以人治國的時代,在荊州過去了。
對于官員,陳曦也設立了責任劃分和指標到個人的政策,每個人都有著明確的工作明細,做不好了就追責。
荊州的世家大族,陳曦也沒有全都給消滅,那些見機快的選擇了投誠,聽命于荊州官方。
還有一些世族在憋著壞呢,暫時性的蟄伏起來,等到機會來臨,就準備來一波狠的。
可惜這些世族越忍就越沒機會,當荊州少年都成長起來后,世族也就沒那么重要了。
更何況稅制的改革也增加了世族的支出,陳曦派人核算每個人名下的財產,設立好不同的納稅標準。
越有錢的,交的稅越多,想隱瞞財產也沒用,錦衣衛就給調查的清清楚楚了。
土地更是重中之重,名下土地越多的,稅就越高,高到世族的土地產出都不夠交稅的。
陳曦從根本上杜絕了世族的土地兼并,逼迫著他們不得不將土地重新返還給佃戶和貧農。
至于做陰陽賬本這種事,杜絕不了,明面上是佃戶的,私下里還是世族的,這種做法簡直不要太多。
陳曦也不在意,等世族都將土地分配給佃戶之后,他才下了一道政令,土地登記。
落實到每個村子里的每一戶,只要你在衙門登記了,衙門就發放土地契書,以后拿著土地契書來交稅,給你完稅證明。
任何荊州百姓,只要拿出了完稅證明,那荊州官方就有義務保護你們的財產安全。
如果有人膽敢從交完稅的佃戶手里拿走一顆糧食,衙門就可以抓人,懲罰力度極大,比惦記佃戶手里那點糧狠多了。
世族們欲哭無淚,真是不敢動一下。
佃戶現在一個個都抖起來了,根本不帶怕他們的,世族也不敢玩什么暗地里的小動作,生怕被錦衣衛給發現。
錦衣衛就是這么勢力龐大,可能某個村里的破落戶,就是錦衣衛的眼線,當地世族稍微做點什么,錦衣衛那里就知道了。
來不了硬的,佃戶還有衙門做背書,那還怕個雞毛啊,從此之后這個地,就是我們的。
這些土地不是陳曦逼迫世族分給佃戶的,你們自愿的,來我這里告狀也沒用。
世族也只能認倒霉,至于對抗官方,那就別想了,純純就是找死。
不交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