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當上了皇帝,就像是打開了某種開關一樣,也不知道是不是東漢的滅亡影響了國運,連帶著蜀漢都受到了影響。
劉備、關羽、張飛、馬超、法正還有其他不少上歲數(shù)的文臣武將,多少都帶上了一些老年病。
劉備也失去了雄心壯志,不再想著興復漢室,能把自己地盤穩(wěn)固了就行,反正他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當上皇帝了。
陳曦一家搬到了成都,劉備給陳家分配了大宅子,生活模式和在荊州也沒啥區(qū)別,他的主要職責就是教導劉禪。
諸葛瞻和諸葛懷,還有搬到成都的諸葛均的兒子諸葛隆,依然在陳曦那里常住,諸葛家也不管。
諸葛亮和妻子黃氏又生了一個閨女,現(xiàn)在全部精力都放在閨女身上了,這個從小在身邊長大的閨女,可比兒子親密多了。
劉備的勢力就像是一輪初升的朝陽,一切都在蓬勃發(fā)展著,陳曦提出的讓管理層年輕化的建議,也被劉備欣然采納。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擔當要職,一切都拿政績說話,老一輩的官員要是做的不好,那就回家養(yǎng)老去吧。
關羽也上歲數(shù)了,他也想去成都,和大哥、三弟生活在一起,相交了一輩子,分別這么多年,他也想念的緊。
如今東吳那里不敢輕舉妄動,荊州又全都在關羽的手里,倒也不用怕曹魏打過來,或者說,曹魏更怕蜀漢打過去。
這種情況下,倒是可以將關羽給解放出來,順便給年輕人一些機會。
關羽回來后,誰鎮(zhèn)守荊州,這個問題在朝堂上引起了爭論。
不少官員推薦關平,身為關羽義子,又常年待在荊州,熟悉那里的情況,還有威望,是最合適的人選。
也有官員反對這個提議,認為關平還是年輕了,未必是那些老謀深算的敵人的對手。
劉備就詢問諸葛亮和陳曦的意見。
陳曦自然是贊成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給關平逼到那個位置上,他又怎么能快速成長起來呢。
諸葛亮也贊成,但他做事謹慎,認為關平可以鎮(zhèn)守荊州,為了保險起見,最好還是給他安排一個副手。
劉備深以為然,最終讓徐庶去給關平當副手,有徐庶在,他很放心。
天水的馬超身體不好,回成都養(yǎng)病,接替位置的人是馬岱,關興和張苞被派到了馬岱手下,謀士是龐統(tǒng)。
有他們在,可以確保天水不出亂子,而大名鼎鼎的天水姜伯約,也被陳曦派人給挖出來了。
此時的姜伯約還沒有出仕,在家里照顧著母親。
陳曦是不想再收弟子了,特別還是這么大歲數(shù)的,干脆將姜維推薦給了諸葛亮。
要么說人家是命中注定的緣分呢。
諸葛亮和姜維剛一見面就看對眼了,不僅如此,趙云也極為喜愛姜維,準備將自己所學的槍法,全都無保留的傳給對方。
一時之間,姜維在蜀漢的名氣極大,這可是諸葛亮和趙云共同的弟子啊,整個蜀漢,除了姜維,還有誰能獲得這種待遇?
漢中太守依然是魏延,這個人確實有點桀驁不馴,可能是受到了關羽的影響,別的沒學好,那個傲氣十足學了個通透。
除了老一輩的將領之外,其他人都不被魏延看在眼里,能鎮(zhèn)得住魏延的,只有那些能打得過他的。
劉備派去漢中的文官,都沒少被魏延欺負,于是影衛(wèi)去了一趟漢中,差點將魏延的屎都給打出來。
從那天起,魏延害怕的人又多了一個,只要影衛(wèi)還在,打死他都不敢扎刺。
狂傲?
別鬧了,只有對自己沒有逼數(shù)的人才狂傲。
我不是,我天生老實人!
蜀漢內(nèi)部肯定不會一團和氣,每個小團體之間都有著不同的